- 02要闻
川煤集团在主题教育中学习践行“浦江经验”
“三听三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敬
“人行通道建成后,可以方便矿区5000多名员工、家属及周边居民出行。”7月30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铁山南煤矿党委书记张勇带着记者来到一段铁路边介绍道,由于襄渝铁路横穿矿区,员工上下班需绕行约3公里,步行时间40分钟左右,出行极为不便,急需建人行通道。目前,该通道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为铁山南煤矿建人行通道,是川煤集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43项工作清单之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川煤集团学习“浦江经验”,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川煤集团还创新提出“三听三问”工作法:听取领导干部、基层党员、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问急难愁盼、问困难问题、问工作良策。
“有微波炉后,热菜热饭很方便。”7月30日中午,川煤集团下属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刘钰垚用完餐后,一边收拾餐具一边告诉记者,公司调研得知医护员工的用餐难处后,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已为5家医院的护士站、检验科等机构购置微波炉和饮水机80台,解决了职工及患者热饭、饮水生活所需。
由川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挂帅,围绕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工资薪酬体系、深化“红帽子”党建品牌工程、构建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体系、瓦斯治理现状分析、高水平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煤矿职工队伍技能水平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10篇,发现待解决问题25项。
深入践行“浦江经验”,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川煤集团紧盯问题“病灶”,深挖“病根”,深入一线、对症下药。川煤集团华荣公司花山煤矿职工生活区出现设施陈旧、老化易损等问题。近期,川煤集团对该煤矿职工食堂屋面进行更新,不但新建早餐厨房、在过道上重新铺设防滑地砖,还对墙面重新进行了粉刷并更换了门窗,使得食堂旧貌换新颜。龙门峡南煤矿是川煤集团在去产能中唯一保留的基建矿井,现有职工700余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门峡南煤矿对原有女职工集体宿舍、女澡堂环境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有效地改善了员工生活条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为群众办实事’43项工作清单中,已办理销号32项。”川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润介绍,“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方式,明确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限和标准,确保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在“清仓见底”的同时,也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