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农户家的一个罐子“出发”

    巴塘种子“遗珠”重回田间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
      7月,巴塘县中心绒乡贡伙村,一片广袤平整的农田中荡漾着金黄的麦浪。这一幕丰收盛景的“主角”,是一种名为“甲着”的珍贵小麦。
      在巴塘县的部分地区,这种小麦曾经是藏族居民饮食的主要原料,常用于制作烙饼、突巴、老锅馍馍等。随着当地生产生活环境变化,该品种一度濒危。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种珍贵的小麦从农户家的一个罐子“出发”,5亩、15亩、150亩……逐步在田间“重获新生”,其巨大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也开始受到市场关注。

    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
      2018年,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一份从甘孜州巴塘县寄来的小麦样本,让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俊兴奋不已,“这是四川近几十年来搜集到的唯一一份四倍体地方品种!”
      四倍体,意味着这种小麦有着和普通六倍体小麦不同的基因特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甲”在藏文中是100的意思,因为每穗有100粒种子,这种小麦被命名为“甲着”。2019年和2020年,李俊所在的科研团队分别在成都市郫都区和德阳广汉市种植“甲着”,观察其特点。
      “表现着实惊艳。”李俊说,在成都平原多个地点种植的结果显示,“甲着”的种子均为软粒全粉质,容易加工,而且叶黄素含量是其他四倍体的2—3倍,黄酮含量是其他四倍体的2倍,“相对六倍体普通小麦就更有优势了。”
      在国际上,科学家要专门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去获得出粉率高的软质四倍体小麦,“而巴塘的这个品种,是由当地磨粉工具和饮食习惯需求长期驯化而来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李俊对“甲着”十分看好。

    一份“自掏腰包”的执着
      “甲着”在试验田内的优异表现“惊艳”了科研人员——消息反馈到巴塘县农牧农村与科技局,该局农技人员刘建华既兴奋,又有一丝担忧,“因为其传统种植区的农民集体易地搬迁,这个品种已经没有人种了。我们寄送的种子样本,都是从农户家里的一个破罐子中找到的。”
      彼时正值小麦播种的季节,错过时间,搜集和繁育“甲着”种子的难度会更大。“申请项目和经费已经来不及了。”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小麦品种,2020年,刘建华和同事走村入户,最终以“自掏腰包”的方式,又搜集到100公斤左右的“甲着”种子。
      同年,巴塘县农科局租用了5亩土地,开始“甲着”繁殖。当年,这5亩土地就产出900多公斤“甲着”小麦。
      这900多公斤小麦,成为“甲着”繁育的宝贵“火种”。2022年,利用这批种子,省农业科学院和巴塘县共建了15亩的“甲着资源苗圃”,当年又收获了3000多公斤“甲着”小麦。
      2023年,四川甲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巴塘“甲着”进入了商业化开发阶段。在龙头公司的带领下,到2023年,巴塘县的“甲着”种植范围已经扩大到150亩,收获“甲着”小麦2万多公斤。

    一个前景无限的产业
      “这2万多公斤小麦我们全部收购了,一半用于面粉、面条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一半为扩繁基地建设留种。”四川甲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蕾告诉记者,在繁育过程中,他们发现,“甲着”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表现出了很高的“抗性”,“通俗来讲就是天然地少受病虫害,种植过程中不用施加农药。”
      这样的特性,让“甲着”的种植过程可以更好地保持绿色、生态,其加工产品也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彭蕾说,该公司经过市场考察和测算,将面粉产品初步定价为70元/公斤,“未来还会开发系列功能性食品。”
      市场价值“看得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得到提高。“通过保底收购、建立农合社等方式,公司初步计划种植规模为1万亩,按亩产200公斤计算,年产值至少近亿元。”彭蕾估算,按照目前种子繁育的速度,实现万亩规模至少需要3年时间,这也让公司有时间开发更为多样化的产品。
      实验室里、田间地头、生产线上,巴塘县“甲着”小麦继续前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