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生态环境部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国务院新闻办27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碧水保卫战:坚持“三水统筹”
      黄润秋介绍,我国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他表示,要坚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同时,重点突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
      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方面,要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抓手,切实解决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同时,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启动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以长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水生态考核试点,引导地方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责任,着力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在推进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面,制定实施规划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强化流域统一监管,完善突出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新污染物治理:加强科技支撑,有效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
      “用于生产学生书包、塑胶跑道、儿童玩具等的短链氯化石蜡,将在今年年底淘汰。”黄润秋说,今年还将淘汰国际上关注的全氟化合物中的两大类,并对全氟辛酸类实施用途限制,禁止用于防水防油的服装、烘焙纸、胃镜管等。
      黄润秋介绍,新污染物通常是指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环境与健康风险比较隐蔽,即使以低剂量进入环境,也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环境安全带来风险和隐患。
      黄润秋表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
      目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黄润秋介绍,截至2023年6月,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超过97%;第二轮督察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超过64%。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
      新华社记者 高敬(据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