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堵结合严防青少年溺水

  •     

    □邓也
      当前正值暑假和汛期,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有的地方已经发生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溺水是导致1岁至14岁少年儿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因此务必要加强预防。对于暑期青少年的安全,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责无旁贷,必须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提高各方对于溺水风险的认识,提高青少年儿童和群众的急救能力,把方方面面的预防工作做在前、做到位。
      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相关部门要在危险水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加强日常巡逻和排查,并通过“天网”监控、AI识别、智能喊话等数字化手段,及时发现和劝阻青少年下水。学校要加强教育和提醒,通过主题班会、防溺水讲座、校园模拟演练、家长会等形式,持续反复、不厌其烦地强化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和能力。假期学生放假在家,家长一定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未成年子女脱离监护。尤其要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做好安全提醒和关爱帮扶。
      既要严防死守,也要重视需求,疏堵结合。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在周末、节假日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满足青少年学习休闲娱乐需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让青少年儿童远离江河、远离危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