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达州
深化与重庆企业的产业链协作
大竹做大“配角经济”
-
□程一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订单量大,大家要加紧生产。”在大竹经开区,四川英诺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邦辉连日盯住生产线。去年投产以来,这家主营家电玻璃的企业每天都要向重庆发送30多吨的货。
与重庆企业配套协作,这是大竹经开区众多企业的发展之道。
2019年入驻园区的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为重庆3家手机生产商供应电源适配器。“配套重庆的营业额保持每年10%的增长。”公司行政总监于雷介绍。而几公里外的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给重庆的产品从早期的摩托车用橡胶管发展至如今的新能源车用橡胶管,不断提升的业务量支撑川环科技于2016年上市。
“这些年与重庆企业的产业链协作呈加速之势。”大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舒中华介绍,园区与重庆合作的企业已发展至30多家,涉及电子信息、汽摩配、智能制造等领域,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光学薄膜、数据线、车用橡胶管等,2022年合作产值达25亿元。
上扬的不仅是规模,还有配套质量。川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公司去年投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使产品与重庆市场契合度更高,利于长远合作。
“契合度”还体现在产品多样性上。“我们给重庆某企业供应的家电玻璃囊括低中高端产品。公司已基本谈妥另外2户重庆家电企业,打开真空玻璃供应市场,更加深度融入重庆市场。”蔡邦辉说。
背靠重庆大市场,大竹县围绕重庆聚力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承接关联产业和优质要素溢出,将“配角经济”不断做大。
“预计今年合作产值将突破30亿元。”舒中华说,随着老企业拓宽市场和新企业逐渐满产,合作规模正在持续变大。同时,大竹县还在积极新建标准化厂房,为更多企业入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