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龙虾韵味长
-
“冰镇小龙虾 开江爽一夏”。开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彭辉
骄阳急不可耐地席卷田城大地,川东平原开江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一场为虾而来的粉丝狂欢活动,焕发着开江小龙虾的荣耀。
开江得上天厚赐,在大巴山南麓、四川盆地边缘造化出一块小平原,故有“梁平坝子开江田”的说法,还被誉为田城。龙虾与生俱来就蘸满了浓浓的乡土味,有一汪稻田清水,就有龙虾惊艳亮相的舞台。
当人们在十里八里的水田里插下细秧,播下庄稼人的希望时,感到水暖的龙虾就蠢蠢欲动了。待到秧苗开始变绿,愈来愈绿,绿得扑朔迷离时,田间荡漾着薅秧人的朗朗笑声,还有那绿韵中的薅秧歌,龙虾也不甘落后地疯长着,似乎是和稻禾比丰收。
成片成片的稻田耐不住性子,在闷心的热浪中狂叫“我熟了,快让我回报辛勤的庄稼人吧”。此时,龙虾也长成了肚圆身壮、色泽红亮的模样。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勤劳的开江人实施规模化水产养殖,“稻田+”模式,虾蟹混养区,成千上万亩养殖基地涌现出来,龙虾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堂。收获时节,一网撒去,银白的鱼,黑黄的蟹,还有通红的虾翻腾着,令人眼花缭乱,洋溢着开江田养出财富来的喜悦。
苏东坡的“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勾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虾与田城人亲密相处,在时光流淌中孕育出文化味来。它不但成了当地文人墨客书写绘画的重要对象,还被融入地方文化舞蹈中。盛行于新宁、普安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舞,虾形象的塑造使得舞蹈趣味横生,活灵活现。
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虾的种种传说。据说虾族们也有化身为龙的梦想,它们商量着寻找龙之故里。四处打听,原来龙的发源地在巴地开江县(古称蛇龙县),它们就结伴而行,千里迢迢来到开江,并在此安家乐业,过上神仙般的幸福生活,虾的名字前面也多了个“龙”的头衔。故事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考古学家在开江发现了侏罗纪不同时期的多种恐龙化石,这里以龙为山水名、地域名有数十处。
还有一个是龙虾西行的故事。大洋彼岸的小龙虾漂洋过海来到神州大地,初来乍到,委身泥潭,蜷居沼泽。但不屈不挠的龙虾,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饱经雪雨风霜,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北纬31°的大美开江,终于找到了气候温润、山水秀美的梦想家园。
龙虾不但是田城人赏玩的朋友,更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一进入夏季,开江小龙虾就以火热的姿态出现在街头巷尾,单单小龙虾美食街,就有40多种小龙虾风味美食。油焖、清蒸、蒜泥……总有一种能逗起你的味觉,更别说那视觉、嗅觉的甜蜜诱惑。约上三五好友,划酒令,嚼龙虾,闲谈五味人生,趣说诗和远方,小城夜生活就是这么惬意。
小龙虾不仅是夜宵摊的新宠,还登上大雅之堂,冰镇小龙虾就是一道让宾客十分喜爱的美食。火红的身躯融进最清爽的冰雪,化身为一道鲜嫩Q弹的美味,为人类提供最营养的蛋白,为田城注入最强劲的流量。这便有了文人雅士的抒怀:“青浮白碗藕芽茶,红点冰盘小龙虾。”真可谓是最圣洁的冰雪诠释着最高贵的灵魂。
更有创意的是将小龙虾美食摊点摆到万亩荷花中,月光、荷香、闲人、美味,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卷?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总会从中找寻到自己的乐趣与幸福,“游万亩荷塘,品生态龙虾”也成了开江的一张新名片。
“长夏初醒梦未尽,蛙鸣虾肥稻成行。”小龙虾因开江之遇而名声大噪,田城人因小龙虾之韵味而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