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思想周刊·天府新论
让调研成果更好指导工作 解决难题推动发展
-
□符娟
6月25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调查研究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调研情况的分析研判,既重调查又重研究,准确分析把握问题症结原因,结合典型案例探究同类问题的共性规律、适用对策。
调查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的过程,而研究的过程,则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研究不能头重脚轻、本末倒置,也不能前期雷声大,后期雨点小,要扎实调查,也要科学研究,用力落实,真正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切实有效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出调查研究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作用,让调研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解决难题、推动发展。
以“发现问题”为基础点,在“调之有为”中把情况摸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情况要摸清。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吸取基层经验和群众智慧,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开展调查研究,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刻舟求剑更不行,只有亲自走下去看一看、问一问、聊一聊,才能知道现状是什么,有哪些问题。下基层调研,要主动到一些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既要到田间地头看收成,也要到群众家里知冷暖,既要看“高楼大厦”,也要看“背阴胡同”,多找不同对象谈一谈,多到不同地方看一看,既要走好“线下群众路线”,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也要走好“线上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收集好想法好建议,及时回应民生关切,为群众答疑解惑。
以“分析问题”为关键点,在“研之有效”中把对策提实。敏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是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如果对问题不能正确的分析,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把握规律、抓住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才能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开展调查研究,不能只调不研、重调轻研,要研之有成、研之有效,将前期调查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深度研判和思考,把零散的材料整理到位,把孤立的观点联系起来,把问题的关键把握准确,思考更深一些、联系更紧一些、数据更真一些,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解决办法,做到立足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方能得到一份科学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
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在“行之有力”中把责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解决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到实际行动当中去。要制定解决方案,目的要明确,方式要灵活,责任要压实,措施要有力,列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写清楚问题是什么,谁来负责,怎么解决,以及工作要求和纪律等。同时要把握好速度和质量、短期和长期、共性和特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既要立马就办,更要一次办好,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解决好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