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
生物质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我们国家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其中70%以上靠进口。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非常有必要!”6月29日,“中国能源安全高峰对话”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石碧说。
石碧的观点,基于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全国包括秸秆、酒糟等在内的生物质每年总量可达35亿吨。“在能源领域,生物质应用已成熟,如生物质制乙醇和生物质发电,替代部分煤炭、燃油的使用。2020年,全国生物质应用就替代了相当于标煤5000多万吨的燃料……”在石碧看来,生物质发挥的作用不仅于此,“更重要的作用是制作生物质材料,可替代现有很多产品,如塑料、化学纤维等。全国每年为生产塑料和化纤消耗大量石油,如果用生物质来生产塑料和化纤,就能减少石油等燃料的使用。”石碧说,“生物质还可实现材料和能源的‘双并用’,如生物质生产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后,还能作为能源材料继续‘服役’……”
目前,生物质材料的应用领域正向多个方向拓展,如模块化建材、生物质碳纤维、生物质储能材料、生物质环境修复材料等。石碧透露,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布局,国内也已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