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斯通中国区总裁耿明:

    我们在成都创造了诸多“第一”

  •     

    专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张庭铭

      6月29日14时,距第十二届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简称“西投会”)举行还有1个小时,阿尔斯通中国区总裁耿明已早早来到了现场。“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同西部地区的朋友广泛交流,并碰撞出火花。”耿明说。
      记者:您为什么对西部地区如此关注?
      耿明:阿尔斯通进入中国市场60多年,目前在中国已拥有上万名员工。中国西部一直是阿尔斯通重点关注和耕耘的区域。这里分享几个阿尔斯通在成都的案例:成都第一条有轨电车——“蓉2号线”,就是阿尔斯通与合作伙伴共同为成都提供的;成都第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地铁9号线”,就源于阿尔斯通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有西南地区第一个机场捷运系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捷运系统,也是由阿尔斯通旗下合资企业提供的;最近,阿尔斯通碳化硅永磁电机牵引系统,被引入成都地铁7号线的示范列车,这是国内首次引进该类型牵引系统。
      正因为有这么多成功的合作案例,创造了诸多“第一”,我们对西部市场有更多的期待。
      记者:阿尔斯通在华已经进行了全产业链业务布局,这里面是否也包括西部地区?
      耿明:当然。还是以成都为例,我们做了很多项目,也进行了重要的产业链布局。成都阿尔斯通交通电气有限公司就是专门为成都地铁市场的牵引系统提供本地化制造服务,一系列的产业链都已在本土实现了。还有卡斯柯信号(成都)有限公司,这是针对成都的信号系统市场,提供本土化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公司。
      在未来,我们既要做存量还要做增量。具体来说,就是把一部分产能向成都公司转移,充分发挥成都在人才、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服务西南甚至整个西部市场。
      另外还要开发新的增量,例如牵引电机的维护维修。我们在成都地铁现有的牵引系统保有量超过了4000辆车。4000辆车以上的存量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有上万台牵引电机。我们可以依托成都现有的市场规模,新建一个牵引电机架大修服务基地,以成都为核心辐射整个西部市场。
      还有一个增长点,在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市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满足客流量较小的城市边缘地区或者城市新区的交通需求,且投资更小、建设周期更短。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率先应用的捷运系统就是一个范例。我们希望借此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把合资企业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拥有的中低运量产品组合,适时引入四川市场。
      总的来说,前述产品以后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我们希望在和合作伙伴以及客户充分地沟通和交流之后,挖掘出更多的需求。我们也很愿意把技术引进来,服务本地市场。
      记者:此次参加西博会,有没有具体目标?
      耿明:我看了会议安排,基本上西部每个省(区、市)都会进行主题推介,这是我很期待的环节。很多东西是靠碰撞出来的,我相信在碰撞出的火花里,能看到未来潜在的商机。在接下来的西博会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将利用好西博会这个平台,同西部地区的朋友广泛交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