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市南溪区:书写“人产城”融合发展新答卷


  • 南溪区锚定城市建设目标——未来5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图为南溪城区。 罗平 摄

      6月26日,总长46.69公里的宜宾智轨T4线启动试运行,让南溪区融入宜宾“半小时交通圈”。   罗顺 摄

        

      途经高职园、仙源长江大桥、南溪古街……6月26日,总长46.69公里的宜宾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4线启动试运行。更快,更近,更紧密。这一快速客运通道助力宜宾市南溪区融入宜宾“半小时交通圈”,全力融入宜宾主城区。2022年6月27日,南溪区委三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决定》。一年来,南溪区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交出了一张产业更加强劲、城市更加美好、人民更加幸福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余勇 阚麟懿 解天会

    切入动力电池产业链 打造千亿园区
      6月10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南溪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南溪经开区”)罗龙产业园里十分热闹,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项目举行了一期投产及二期项目启动仪式。一期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缆、交直流充电桩专用电缆、环保线缆等,年产各类电缆约21万千米、绿色建筑用电线约210万千米、高精度铜箔6万吨。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电缆生产基地。
      这是入驻南溪区的首个动力电池配套项目,也是南溪区首家制造业百亿企业。
      “正式投产不到半个月就接到了5000多万元的订单,现在订单量还在增加。”该项目首席安环生产服务官朱雪峰透露,产业链上游的绝缘材料、填充材料、盘具等企业也被吸引到南溪区。“浙江的一家绝缘材料企业和绵阳的一家盘具厂来看过厂房,准备入驻。”
      南溪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加上此前已签约的总投资100亿元江西铜博年产10万吨铜箔项目、总投资50亿元河南克能10GWh软包电池项目,园区正以动力电池及配套为核心,加快对接相关企业,力争在2026年形成年产锂电铜箔25万吨、产值约500亿元的动力电池配套产业集群,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铜箔生产基地。
      宜宾南溪酒业有限公司距离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锂电铜箔项目大约20分钟车程,正在抓紧建设万吨制曲车间和酿造车间。“万吨制曲车间和酿造车间总投资5亿元,将于今年建成,明年投用。”该公司党支部书记何朝玖介绍,公司从2013年开始生产,2019年启动2.5万吨白酒产能倍增项目,去年已投产,10年间公司产能增长了5倍,年产值达到8亿元。
      “实现产能倍增的原因在于企业投入资金实施技改项目,应用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何朝玖表示,目前该公司原酒产能已全部释放,正在着力培育自有的酒业品牌,力争今年内推出,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在罗龙产业园布局动力电池及配套等新兴产业,在九龙产业园布局优质白酒、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和特色轻工及竹加工等传统产业,南溪经开区一方面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形成“一区两园”发展格局,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翼齐飞,力争在2026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进入成渝“一小时交通圈” 打通对外大通道
      6月26日,在成宜高铁南溪北站站前广场,施工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程,包括氛围营造和连接道路建设,7月将完工。
      不仅是成宜高铁。摊开南溪区高铁站布局图,南溪北站和南溪站一南一北,分别成为成宜高铁和渝昆高铁这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在南溪区的站点。
      “高铁通车后,南溪区将进入成都和重庆‘一小时交通圈’。”南溪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蒋波说,沿江铁路货运通道也在规划中,届时南溪铁路枢纽将形成“三铁”,打通对外大通道。
      南溪区持续推进“三高、三铁、三快和一轨”交通建设,从铁路到高速公路,再到快速通道、智轨,逐步形成内联外畅的交通大格局,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今年初,宜宾至泸州快速通道(南溪段)率先通车,助力泸州和宜宾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此外,内江至南溪高速公路将于明年开建,宜泸渝高速已完成招标,翠屏区岷江新区到南溪区的快速通道正在规划中……
      随着“三高、三铁、三快和一轨”建设深入推进,南溪区力争实现“123出行交通圈”:即成渝双核1小时直达、滇黔地区2小时到达、宜宾市区到南溪区“半小时通勤圈”以及国内重要城市群3小时覆盖,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宜宾主城区发展,推动宜宾和泸州组团建设发展。
      交通越来越好,城市也越来越美。在南溪老城区,总投资580万元、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的南山记忆公园全新亮相,有效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家风广场变成群众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
      5年来,南溪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11.22平方公里,达到23.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
      南溪区住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向西融——深化“市区一体”,建设宜宾国际高职园、通过体旅融合打造长江第一湾、开发江屿城片区、做强罗龙产业园,建设宜居宜业典范区;向东联——强化“镇园一体”,着力打通产城互动“最后一公里”、规划建设全市酒类食品园区、做大特色轻工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向中改——优化“古今一体”,重塑市井体验、特色风貌和城市品质,建设平安幸福样板区。
      南溪区锚定城市建设目标——未来5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塑强城市功能,从空间和功能上充分融入宜宾主城区。

    建设宜宾国际高职园 加快人才聚集
      6月26日,走进位于南溪区的宜宾国际高职园,中式风格的校园建筑拔地而起,多个学校共享的图书馆、体育馆、实训中心等项目已接近尾声。
      “当前已建成投用1个项目,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调迁项目主体已完工,将于今年9月整体搬迁入住,届时学院师生将达到16000人左右。”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到“十四五”末,南溪力争实现“5所高职院校、5万高职师生”的目标,将与相距20多公里的宜宾大学城科创城一起,为宜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一年来,南溪区以招引高端人才为牵引、以集聚高职师生为突破、以培育适应产业发展的蓝领工人为重点,吸引高端人才、产业工人、管理人才、院校师生集聚南溪,努力做好人才发展文章。
      “截至目前,人才招引基本实现量质齐优。”南溪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成绩源于南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同时也源于人才观念的变化。“我们推动人才政策扩面,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新要求,人才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在宜宾市名列前茅,目的就是要吸引人才,赋能产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溪区前往省内外各大高校招引人才,共招引22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264名本科学历人才。
      针对产业工人等技能人才培养,远东股份于2021年开启人才计划,将教室“搬”进工厂,通过订单式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匹配学校和企业需求。朱雪峰说,企业一直坚持就业属地化,企业90%以上的员工来自当地,并且很大一部分来自当地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南溪酒业技术中心已建成宜宾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宜宾市工程技术中心,与中科院成都微生物研究所等国内白酒酿造研究领域的知名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白酒发酵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等。“我们还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学生实训,目前参加实训的学生已达500人。”何朝玖说。
      南溪区还在宜宾各区县率先成立区人力资源集团,新建人才公寓200套,给人才发放创业贷款、补贴,提档升级“人才绿卡”。
      5年来,南溪区城镇常住人口新增1.87万人,达到19.37万人。“以产聚人,营城聚产,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南溪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