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要闻
由表及里撬动乡村振兴,内江着力改善农村面貌——
“从诉求出发,把好事办在心坎上”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程 陈宇
“微田园种的韭菜、辣椒,专门有人来收,还不够卖嘞。”在距内江城区半小时车程的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下坝桥村,种满了韭菜、辣椒的微田园里一派丰收景象。下坝桥村党总支书记阴文义对村民房前屋后的微田园钟爱有加,“既美观,又能给老百姓带来收益。”
“这些地方原来都是荒地,现在把它利用起来了,老百姓家里的旱厕也改成了蹲便或马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阴文义介绍几个月来村里发生的变化,“共有48户进行了提升改造,还计划修建3个精品小院。目前,已经修建完成一个精品小院。”
今年初,记者走访该村时,这里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较落后的小村。如今,村里干净整洁,成了黄河湖畔一道风景。
变化,源于内江启动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表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乱治什么”的原则,内江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
“八个一”清单助力和美乡村
“内江不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在农村面貌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内江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比较典型的细节,内江农村还有不少土坯房。
去年下半年,内江将农村面貌改善作为全市三大课题之一,市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调研、摸清底数。12月底,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正式提出5年5个批次推进全市70个镇和7个涉农街道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并将此行动作为推进内江现代化建设总抓手之一。
战略已定,如何实现?内江市副市长徐炼英介绍,内江组织100余人到巴中、达州、眉山等地考察学习,确定隆昌市金鹅街道光辉村为市级试点。
3月8日,内江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发布了“动员令”。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内江部署规划编制、风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等8项重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将重点实施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提升行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将重点推进农村路、水、电、气、讯“五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重中之重,将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行“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
农村面貌改善首先补齐民生短板。内江制定了“八个一”改善目标清单:一套品质住房、一间整洁厨房、一个卫生厕所、一个美丽庭院、一条硬化入户路、一个好家风、一门实用技术、一种健康爱好。采用“农户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方式,推进农村面貌改善。
宜居宜业山村力创省级文明村
“我们村距城区仅5公里,但人居环境等远不及周边的村。”隆昌市金鹅街道光辉村党委书记彭良富介绍,确定为农村面貌改善市级试点后,针对村里不少农户厕所与猪圈“共处一室”情况,村里以改厕为突破口,建议在猪圈里砌一堵墙,隔出一个独立卫生间。补贴后,农户仅需花400多元。
“第一次征求意见时,部分村民不愿意,觉得没必要改厕。”彭良富一边动员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改,打出样板,又给村里年轻人打电话,动员他们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前后7次院坝会后,光辉村农村面貌改善顺利推进,入户路修到村民家门口,川南风格的白墙青瓦民居,房前屋后菜园里各类蔬菜青翠欲滴。
在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推进过程中,内江要求将院坝会等沟通方式作为农村面貌改善“第一环节”。内江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曾红军介绍,在没有大规模投入情况下,“就要撬动群众的改善意愿,从他们诉求出发,把好事办在心坎上。”
截至5月底,内江首批18个目标镇(街道)、188个村、72个社区已完成相关投资24.78亿元。阴文义最直观的感受是,回村的人多了。光辉村58个“涉农”项目齐开工,彭良富则忙着依托万亩高标准农田以及区位优势搞农旅融合。
“物质基础有了,精神文明要跟上,我们正全力争创省级文明村。”彭良富说,村里正筹备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院坝”等评选活动,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