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爱敦煌》上影节首度展映

    讲述“敦煌女儿”动人故事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6月10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新风”单元影片《吾爱敦煌》举办首场展映,同时发布首张先导海报以及首批剧照。映后,由导演苗月、总制片人韩梅、领衔主演陈瑾、联合主演李沐然、制片人彭瑾领衔的女性主创登台,惊喜亮相见面会。
      电影《吾爱敦煌》以讲述“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坚守大漠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为主要内容,记叙了敦煌研究院老中青三代人的人生故事。
      此次发布的先导海报中,敦煌壁画经典的飞天佛像、九色鹿形象与藻井图纹都散布于画面之上,呈现出敦煌艺术文化的博大与深厚。“敦煌女儿”伫立在荒野沙山之间,望向莫高窟的方向,甘于寂寞,用一生的时光守护与传承敦煌文化。
      映后见面会上,苗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选择拍摄“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原因——通过讲述樊锦诗“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人生选择,表现传承的主题;通过观照一代代守护文化遗产的知识分子,让他们的样貌被更多世人看见。因此,电影《吾爱敦煌》以樊锦诗为原型进行创作加工,深入呈现了她大半生的成长经历。
      苗月说:“敦煌这座凝聚着多元文化交融的艺术殿堂,对于国人而言,意味着千年历史的传承,也意味着千年艺术的华彩。”莫高窟始凿于公元366年,至今存有壁画4.5万平方米,是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但它曾经也遭遇过被掠夺的苦难。守护敦煌,不仅意味着守护辉煌的艺术文化,更代表着守护国人的民族精神。这也正是樊锦诗工作的意义所在。正如她曾说的,倾注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穷尽敦煌的谜底,但敦煌就是她的宿命。
      领衔主演陈瑾也在现场感动落泪。她坦言,这次饰演樊锦诗,经历了表演生涯的巨大挑战。因为“樊锦诗付出一生来守护敦煌,守的也是自己爱敦煌的那颗心。那份坚守一生的精神令我从心底感到震撼。”陈瑾认为,作为一位事业女性,樊锦诗的一生是坦然的一生,她找到了自我热爱的事业,同时也守护了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樊锦诗那份坦然面对生活、面对生死、面对一切的人生感悟,指引着我们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现场观众的热情也再次感动了陈瑾,她鼓励大家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热爱:“一个人一辈子始终是跟自己相处,我们要憧憬自由,跟随内心,不被束缚。认真地面对当下每一刻,坚定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吾爱敦煌》在上影节开票当日,就在三分钟内售罄。展映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影片结束时,全场观众多次自发鼓掌,以表达对“敦煌女儿”樊锦诗人生经历、对主创团队诚挚创作的感动与敬意。
      上影节的影迷们,也在各平台纷纷大赞电影深度还原了樊锦诗如壁画覆盖般丰厚的“层层人生”,是一部有文化深度也有情感穿透力的佳作——“一个人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始终做一件事”“考古伉俪相爱一生,跨越时空的爱情长跑太催泪”“面对社会变化始终坚守本心,事业女性的成长经历令人共情”“坚守热爱的女性,勇敢又浪漫”。
      据悉,影片将于2023年内上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