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在希望的田野上“作画”推动乡村振兴
-
□文君(图片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村集体资产上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万元——距离成都市中心45公里的郫都区战旗村,用一串数字回答着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时代答卷。
通过战旗村这扇窗,透视“上风上水”、八河并流的郫都区,风景同样秀美。过去几年来,郫都区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初步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这条路上,有荣誉相伴。郫都区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国家和省市荣誉110余项,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这条路上,有使命相随。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主线,郫都区聚焦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郫都片区、八大乡村振兴示范片、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郫都分会场(以下简称“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亮点,奋力打造郫都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
谋新 打造示范片 开创振兴新局面
作为农业农村改革的先行者,郫都区在乡村振兴领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在全省探索形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率先成立全国首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培训学院、发布全国首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公司……
这份“答卷”如何继续书写?郫都区响亮提出,聚焦农民集中居住、土地规模经营、产业高质量带动“三大任务”,加快连片规划编制,集成推进土地股份化、村庄社区化、服务均衡化、农业现代化、集体经济实体化,全力打造八大乡村振兴示范片,举全区之力重塑乡村经济地理、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在郫都区决策者看来,经过前期发展,郫都区已具备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村真正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如何在八大片区实现乡村振兴新发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关键,“专班制”是这套机制的核心。
2021年10月,郫都区成立集成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起“1名区领导+1个专班”的工作推进机制。与此同时,“八大专班”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规划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建立起“1个片区+1个专业机构”的联结机制,为集成示范片建设建立起牢固的组织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八大专班”将基于豆瓣农庄川菜、棋田片区“天府水源地”的品牌优势,力争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1个,在东林片区“稻蒜种养”、汉姜片区林产业、古城片区粮经复合规模生产等基础上,打造区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园区6个。
探路 锁定关键任务 走出振兴新路径
乡村发展空间如何规划、产业项目如何导入、美丽乡村以何种标准推进建设……正在火热推进中的乡村振兴示范片,成为郫都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试验田,许多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片试验田里一一破解。
看发展空间——结合郫都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25个中心村+100个新型社区”城镇村规划体系,郫都区扎实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已完成团结、安德两个中心镇,战旗、汉姜、东林等8个中心村片区规划编制。
看项目支撑——郫都区整合区级部门项目和涉农资金、上级财政支持、财政金融联动、社会企业投资和专项债券等资源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引进中航集团植物工厂、“水遇花间”等8个项目;建成石羊海棠民宿聚落一期、子云温泉二期、战旗党群广场、初心·党建馆等近10个项目。
看产业发展——按照“一个片区就是一个农业园区”的思路,郫都区在每个片区规划打造一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并率先实施战旗、古城、汉姜三个粮油园区打造;结合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建设,梳理全区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编制《郫都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现有园区提升改造,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成功获评省三星级园区,唐元现代农业韭黄产业园区、战旗粮经现代农业园区和天府水源地现代农业园区完成市级园区提档升星。
看非粮化管控——按照每个示范片建成一个万亩粮经产业园的工作安排,郫都区编制《郫都区“天府粮仓”示范建设方案》,统筹推进“5+1+N”粮食生产布局,计划建成5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1个环城生态带粮食产业带、10个区级千亩粮经复合生产区;每村建设1个百亩粮食生产示范点。
看美丽乡村建设——郫都区通过规划引领集中居住,推动农村现有散居院落、中小型聚居点进一步聚集,引导人口、资源集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人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社区。目前,已结合安德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片区内宅基地腾退和农民搬迁工作,并启动古城、战旗等多个片区共计11个新型社区建设。
看变 沃野之上 美丽村庄展新颜
东林片区依托科创新城和稻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科创点亮乡村”的发展格局;古城片区发展四大“产业组团”,形成“文博点亮乡村”示范点位;农科片区依托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金字招牌,形成“文旅点亮乡村”示范点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野上,八大片区已形成百花争艳、奋勇争先的势头。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郫都区成立了战旗片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战旗、横山、火花三个村集中连片发展,打造红色研学地和振兴先行区。
在这一统筹安排下,战旗片区目前正以“追寻领袖足迹、讲好战旗故事”为核心打造“红色研学地”,以“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为奋斗目标建设“振兴先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为探索重点建设“公园城市乡村示范片”,形成“红色研学”与“绿色产业、绿色生态”交融的发展格局。
目前已拥有战旗广场、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等红色文旅资源的战旗村,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战旗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镜头再转向汉姜片区的汉姜村,作为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的核心区,这里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郫都区作为四大主题分会场之一,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16平方公里的示范片区,同时成立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推进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筹备工作。
据了解,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将突出“花聚鹃城、创智园艺”理念,形成“一心、一片、一环、十二园、百点”片区格局,打通空间联系,构建产业体系,力争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园艺盛会”。目前,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氛围营造、招商邀展等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所有项目建设。
这场众人期待的“春日约会”,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