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
我省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雷倢
“野生动物救护队多次到阿坝、甘孜、巴中等地开展动物救助和治疗工作,共救护川金丝猴、黑熊、大鲵等各类保护野生动物2000余只(头)。”5月18日上午,成都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介绍最近的工作进展。
“借助动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是我省保护、研究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方式之一。”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点位:成都动物园救护收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0只(头)
成都动物园动管部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动物园常年饲养管理近240种、2600余只(头)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位居西部地区首位。
在川金丝猴繁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园区共有川金丝猴28只,已形成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川金丝猴优势种群,“繁育种群不断壮大,保持了良好的遗传多样性,为复壮川金丝猴野外种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春节前我们救助了一只金雕,经过护理,3月就把它带到邛崃山脉放归。”成都动物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建立了救护队伍和相关工作制度,加大对野生动物的救护,近年来,共救护收容金雕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80种、600只(头)。
“我们还鼓励包括动物园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强化动物疾病防控与治疗、动物饲养繁育技术、优势动物种群建设、生态道德教育与科普宣传等内容,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点位:成都植物园迁地保育11年,珙桐首次自然开花
作为四川地区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早在2012年,成都植物园就打造了四川省首个珍稀植物专类园,集中展示珙桐、桫椤等百余种珍稀植物以及四川蜡瓣花、阔叶樟等四川或中国特有植物。
一个月前,园区内的珙桐盛放,这是其在成都植物园迁地保育11年以来首次自然开花。成都植物园专职副书记李方文表示,“这对其在成都地区的迁地保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珙桐在内,目前迁地保护和展示的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有6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9种、二级保护植物46种。在景观展示方面,则形成了桫椤及蕨类植物展示区、苏铁植物迁地保护展示区、金毛狗迁地保护区等。”李方文介绍。
“此外,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成熟花卉品种的太空育种,比如成都的市花芙蓉。太空育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更多,前期成都植物园接收了4个太空归来的木芙蓉品种,园区将观察、记录哪个品种的木芙蓉更适合太空育种,有针对性地调整太空育种计划。”李方文告诉记者。
“目前全省正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在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探索植物保护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保护、利用效果。”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站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