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沐川
“蓝鹰工程”激活山区职教
-
近日,记者走进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在学校袜机维修实训室里,学生们正聚拢在教师蒋杏军的身边,认真观看袜机故障维修演示。蒋杏军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唐街道,是“蓝鹰工程”特聘行业导师,拥有丰富的企业经验,他将在沐川职中工作一年,对学校师生进行制袜生产、袜机维修等指导。
创业、就业还是升学学生可以选
“如果想创业,县乡村振兴局能提供价值12万元的袜机设备支持其开办袜业家庭作坊;如果选择升学,和企业签订预就业合同后,企业会负责大学学费。”除了到诸暨当地就业之外,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张攀对正在学习袜机维修的42名高二学生的未来充满信心。
“蓝鹰工程”试点的立竿见影,使其迅速扩大到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等地,绍乐两地间的职业教育校校联盟、校企合作走向纵深。
今年春季开学前,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东西部协作班的17名机电专业学生前往绍兴技师学院开启新的学习之旅。在绍兴技师学院与峨边职高、马边职中、仪陇职高联合开办的东西部协作班,学生先在乐山学习2年,再到绍兴就读1年半,考取相关专业中级工、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再去合作企业开展1年半的实习。
视野、意识和经验教师可以补短板
“‘蓝鹰工程’实施后,乐山市小凉山—乌蒙山‘三县一区’职业教育一改老旧落后的形象。”乐山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姜杰介绍,仅设施设备方面,“三县一区”就获得新投资近1000万元,还与绍乐两地2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高频率开展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互访交流,“双师型”教师比例从不足40%提升到49.5%。
只有教师理念革新、能力提升了,才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对此,“蓝鹰工程”不仅支持乐山师生赴绍兴培训、研修、访学,绍兴选派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到乐山交流、挂职,还在乐山市职业院校遴选建设30个“蓝鹰之师”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支持绍乐两地学校、企业共建共享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带动乐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结合20万亩茶园的产业规模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现实需求,2022年4月,马边彝族自治县碧桂园职业中学成功申报“蓝鹰之师”茶业与旅游专业集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马边职中副校长、团队负责人胡蕾告诉记者,他们正与团队中的绍兴职业教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绍乐同游”精品课程的开发工作。“我能感受到乐山教师在创新视野、融合意识、实践经验等方面与绍兴教师的差距。我也相信,经过合作,乐山的教师将快速赶上。”胡蕾说。
此外,乐山、绍兴两地教育局正在谋划升级版“蓝鹰工程”,既扩面到两地12对职业院校结对协作,也深化到基础教育领域实施。 (据《中国教育报》)
他山石
职高逆袭的背后是让就业出路足够吸引人
职业高中曾一度被认为是“无奈的选择”。然而,内蒙古赤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却一年比一年多,以至于“学生太多装不下”。赤峰第一职业中专校长杜首华说,职高逆袭的背后,是让学生培养围着产业转。
以前“保生源”是职校最头疼的问题。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是什么专业热,就开什么专业。
“就业出路要足够吸引人,孩子们才愿意读职校,所以职校的专业开设必须和市场对接、和产业对接。”杜首华说,在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内涵后,赤峰第一职业中专重焕活力。“在有录取分数限制的情况下,学校每年还能增加100多个学生。”
赤峰第一职业中专撤销了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美容与装潢、电梯维保专业,新开设了制药设备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
撤销的专业中,有的是同区域内有其他专业优势更明显的学校,有的是考虑到专业发展后劲等因素。新开设的专业则充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的需要,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培养技能人才。
赤峰第一职业中专所在的赤峰市红山区近年来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有广泛的人才需求。“制药设备维修就是学校在对接产业需求后,专门开设的专业,未来学校还计划开设药品生产专业,为药品生产线培养员工。”杜首华说。
优化专业布局为职校发展搭好了框架,而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则是要填充进去的“干货”。杜首华提出,学校以“够用”为标准重组课程体系,以“能用”为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怎样才算“能用”?杜首华认为,只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将产业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岗位需求等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南,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实现了学校与工厂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杜首华举例说,学校成立“赤峰旅游服务职教集团”“赤峰早幼教职教联盟”,将所开设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学前教育等热门专业拿出来,与集团或联盟内的成员单位进行合作,破解了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教学与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