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工作 回应群众关切
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民生开展监督……4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要点、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和宣传工作计划,集中体现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依法加强监督等方面的“四川特色”,展现出新一届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和关注民生回应关切的用心。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日前,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与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就泸沽湖保护协同立法开展联合调研。四川省泸沽湖保护条例是今年立法计划初次审议项目之一。“由四川、云南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展泸沽湖保护协同立法,是传承弘扬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精神的又一力作,也是积极践行新修订的立法法赋予地方人大依法开展协同立法的生动实践。”省人大城环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今年立法计划中,关于协同立法的项目不少。其中,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同管理的决定,是四川与陕西、甘肃的协同立法项目。与重庆的协同项目,包括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法律援助(修订)立法调研等。
梳理立法计划,记者发现,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共有立法项目91件。其中,省级立法项目45件,市(州)地方性法规项目35件,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项目11件。备受关注的成都东部新区条例、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等都将首次提请审议。
依法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我省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4月初,省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的执法检查。这是今年监督工作的一大重点。
根据监督工作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围绕计划执行和经济运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战略科技创新力量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等开展监督。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监督,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助推民族自治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一老一小”工作、物业管理、推进全省30件民生实事等开展监督。
拓展代表工作方面,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加强和改进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等,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
根据宣传工作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加强主题教育宣传、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情况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