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干旱,川南局部地区尝试把水田改成旱田稳面积,用套种、复种增产量

    再生稻留下的缺口这样“补”


  • 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套种的菜豆有半尺多高。

        

    “豆-玉-豆”模式
      ●充分利用川南地区积温高、无霜期长的优势,2月初栽种菜豆,3月开始播栽玉米;等到6月中下旬菜豆收获后,再补栽一季黄豆,11月上旬收获
      ●从面积上看,能把一亩地种出两亩地的效果,粮食播种面积与蓄留再生稻持平
      ●从产量上来说,相较于种植水稻再蓄留再生稻可多产粮5%—15%
      ●从效益角度看,每亩仅菜豆收益就有2500元,算上黄豆和玉米,亩产值至少达4500元,比种植水稻再蓄留再生稻高出千元以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文/图

      4月7日中午,自贡市荣县乐德镇。顺着村道行走,只见两侧的田野中,不少农户正忙着翻耕、播种、铺设地膜。只是,不少本该翻耕的冬水田,现在只剩下残存的稻茬和裸露的表层土。在有些地块,还能见到拇指大小的裂缝。这是去冬今春持续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导致的。
      和川南大部分地区一样,水稻“种一次收两季”(4月中上旬移栽秧苗、8月中旬收割后蓄留再生稻)是荣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法宝。然而在这个相对干旱的大春,如果秧苗不能及时下田,意味着今年再生稻将错过“窗口期”。当地该用什么办法完成粮食“考卷”?

    考题
    “种一次收两季”的再生稻模式很好,如果降水不允许怎么办?
      当天,乐德镇天宫庙村外,白花花的干枯稻茬散落在山丘下的平坝中。在稻茬里翻找一通后,乐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广坪失望地直摇头。
      “想种稻秧,要等一场透雨。”顺着斜坡爬上水泥路,杨广坪念叨起来,这场透雨,日降雨量至少达到四五十毫米才能“解渴”。但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测显示,4月荣县降雨量远远不够。
      去冬以来,杨广坪和同事一直在“等雨来”。但刚刚过去的3月,当地累计降雨量才达25毫米,不到往年的四成。再往前,1月荣县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1毫米,堪称数十年来新低。
      持续干旱,导致荣县大部分水利工程进入超负荷状态,可用灌溉水源不多。因此,全县“等雨栽秧”比例达40%左右。叠加不乐观的气象预报,当地诸多春耕设想被更改。
      大面积蓄留再生稻是其中之一。荣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员罗敏介绍,依托积温高、无霜期长等优势,荣县一直是全省最大再生稻蓄留县之一。去年荣县共种植水稻37万亩,其中有30万亩蓄留再生稻。
      想要大面积蓄留再生稻,必须保证秧苗栽插的时间足够早。在荣县,这个“早”被具体到每年4月底前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再晚就不行了。”罗敏解释,头茬水稻收割后,需要给再生稻预留至少两个多月的生长期。当地每年5月移栽的秧苗,水稻收割往往要到9月中旬。荣县一般11月中下旬开始气温骤降,这时水稻便无法再生长。

    解题
    改成旱田,套种玉米菜豆、复种黄豆实现稳面积增产量
      蓄留再生稻,既关乎粮食产量也关乎播种面积。如何应对再生稻蓄留面积调整可能带来的面积与产量“双降”?
      “水田改旱作,再搞套种、间作。”4月8日下午,天宫庙村村民朱烈权忙着给刚刚露头的玉米除草。与其他的早春玉米田不同,这里不仅覆盖了地膜,还套种了已经半尺多高的菜豆。
      四川羊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刘忠说,去年,他所在的企业流转了土地,原本打算去冬拦蓄雨水泡上冬水田,好在今年蓄留再生稻大干一场,但一个冬季几乎无雨。今年2月,公司采购了地膜、豆种和玉米种子,在荣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尝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改良版”——“豆-玉-豆”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川南地区积温高、无霜期长的优势。即2月初栽种菜豆,3月开始播栽玉米;等到6月中下旬菜豆收获后,再补栽一季黄豆,11月上旬收获。
      “这种模式虽不如蓄留再生稻简单省事,但复种指数更高,产量和效益也更好。”罗敏介绍,经实验证明,在这种模式下,每亩可产玉米400公斤至500公斤、黄豆150公斤、菜豆500公斤。
      从面积上看,这种模式能把一亩地种出两亩地的效果,粮食播种面积与蓄留再生稻持平。从产量上来说,相较于种植水稻再蓄留再生稻可多产粮5%—15%。从效益角度看,每亩仅菜豆收益就有2500元,算上黄豆和玉米,亩产值至少达4500元,比种植水稻再蓄留再生稻高出千元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种植大豆玉米,不需要多少水。”杨广坪测算,天宫庙村的地块拿来移栽水稻,“一亩没有300立方米水,根本搞不下来。”而当下播栽菜豆和玉米,每亩耗水仅为120立方米,是当地现有水资源条件下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最优解之一。

    记者手记
    解决办法更多在基层
      “前段时间,光看各地的旱情资料就愁得不行。”行走川南期间,不少干部这样说。
      发愁当然有原因:天公不作美,冬春连旱叠加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是应有之义和“硬任务”。可按照传统的耕作模式,想要在春旱“范围大、程度深”且可能持续的背景下完成粮食生产的目标任务,很难。
      但也有干部说,只要带着问题下去,总能找到答案。
      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传统的耕作制度就是基层农户根据自然禀赋,在上千年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例如,蓄留再生稻,就是1700多年前农户的发明创造。而在天气变化之际,他们也会有因时应势的应对之策。
      多去基层走一走、看一看,深入调查研究,或许,农户的一个发明创造,就是打开问题解决之门的钥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