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新闻

  •     

    省总河长3号令发布 今年全面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
      4月2日,记者从省河长制办公室获悉,省总河长3号令《2023年四川省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已于近期发布。《要点》确定,今年主要目标包括: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国考断面)比例达到国家目标要求,全面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20年下降9.9%;全省河湖生态流量达到国家要求,全省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等。
      为持续复苏河湖生态,我省明确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治理,到年底实现全省69%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也是重点之一,力争到年底全省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8%以上,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建制镇达80%以上。

    我省8条河流纳入母亲河复苏行动
      近日,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推进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我省共有芝溪、荷叶溪、白家河、磨底河、越溪河、资水河、骑龙河、龙台河等8条河流被纳入。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加快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科学设定河湖复苏目标指标,细化和明确主要任务、重点措施、组织分工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监测体系,做好河流生态流量、河道外取用水、地下水位变化、河湖水质等情况的监测与评估,动态掌握母亲河治理修复情况。

    今年我省水利工程计划保栽水稻2122万亩
      4月1日,记者从省农村水利中心获悉,经前期调研与分析,今年我省水稻保栽总体形势稳定,保栽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目前,全省19个市州(除阿坝、甘孜)上报计划栽插水稻面积2814万亩。其中,水利工程计划保栽面积2122万亩,包括蓄水工程保栽面积1166万亩、引水工程保栽面积695万亩、提水工程保栽面积261万亩,占计划保栽面积的75.4%;冬囤水田保栽面积284万亩,占计划保栽面积的10.1%;降雨保栽面积408万亩,占计划保栽面积14.5%。此外,全国第一大灌区都江堰灌区今年计划栽插水稻面积达596.9万亩。

    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有了省级标准
      近日,记者从省水文中心获悉,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我省地方标准《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将于4月8日发布实施。这是我省首个关于水文数据通信传输的省级地方标准,标志着全省水文数据的传输将形成统一的编码,统一的信息格式,统一的水文数据汇集、存储和应用标准。
      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进一步规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有效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有利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维护、平台整合、信息共享,可有效指导全省规范开展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标准化建设。”
      本栏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