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紧把握建设农业强省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

  •     

    □张克俊
      深刻领会农业强省所蕴含的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紧紧把握建设农业强省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进
      农业强国是由若干个农业强省为基础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没有农业强省作为支撑,农业强国也不能实现。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不仅是擦亮“川字号”金字招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全国农产品稳定供给、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建设农业强省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要深刻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紧紧把握建设农业强省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进。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四川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人口的大省,既要解决本省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又要为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多作贡献,这是四川在新的粮食安全形势下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要求,我省要以此为抓手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再上一个新台阶。“天府粮仓”建设不仅仅是成都平原的事,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要根据四川自然条件、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把成都平原建设成为“天府粮仓”的核心区,把盆地丘陵建设成为以粮为主、粮经结合的集中发展区,把盆周山区建设成为粮经饲统筹发展区,把攀西地区建设成为特色高效农业优势区,把川西高原建设成为农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区,以此共同支撑“天府粮仓”。粮食生产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要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要模式,更加突出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着力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以此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更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要通过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天府粮仓”建设不仅仅限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发展,必须在大食物观指导下推进“天府粮仓”建设,这样路子才会越走越宽。要充分发挥我省多样化地形地貌和资源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工程。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核心是推进良田建设和种业振兴,这是基础工程。首先要认真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切实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要采取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着力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四川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区为主,“靠天吃饭”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基础短板。要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一批骨干水网,扎实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扎实补上农业强省建设中的水利设施短板。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业科技的核心。目前,四川种业创新水平还不是很高、种业企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必须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大事要事来抓。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好用好种质资源中心库,新建改建一批种质资源圃、场、区,加快建设天府种业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大实施对农作物、畜禽突破性品种后补助政策,加快建设繁育种工程中心,提升育种制种能力。深入开展制种基地提升攻坚行动,加快建成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猪等种业集群,强化供种保障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鼓励种业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壮大种业领军企业。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最大实力和底气。科技强,农业才能强,建设农业强省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必须以产业急需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建设农业科技高能级创新载体为平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集中优势以实施育种等重大科技专项为手段,提升重点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能力;鼓励通过产学研结合共建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我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不足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组织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促进更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科技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的主体力量,必须大力培育农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等人才队伍,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智力支撑。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物质装备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实施农机装备研发补短板工程,大力研发农机装备尤其是适宜我省丘陵山地作业的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加强乡镇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队建设;以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为牵引,实施“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实施耕地小块变大块、陡坡变缓坡、弯曲变直线宜机化改造;鼓励在粮油生产大县整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支持在丘陵地区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先导区,加强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必须大力推动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和乡村发展。
      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骨干支柱。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骨干支柱,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省要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思路,围绕“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重技术、走绿色、拓市场,发展壮大粮油、畜禽、蔬菜、水果、水产等“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产品加工是产业价值链最重要、最有效的增值环节,也是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工程,提高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预制川菜,做强粮油、精制川茶、肉制品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功能食品产业是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向,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支持生产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集聚各类先进要素、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应按照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原则,分梯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各类园区,使之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聚集地。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子,是国内先进地区的重要做法和成功经验,要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按照规模集中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快建成一批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强省提供竞争力支撑。要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度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显著标志。建设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体,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发达农业经营体系,是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另一显著标志,是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近年来,我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成长,但仍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竞争力弱,与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针对我省人多地少的实际,应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鼓励发展规模适度、形式多样的经营形式。要把握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传统小农户发展成有适度规模、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引进优良品种、引进技术和人才、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开展合作与联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力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以示范社为重点强化联农带农能力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经营服务规模大的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既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龙头,又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排头兵,要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促进其做大做强。面对四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农户还大量存在的现实,要大力鼓励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涉农县开展农业全程服务综合体建设,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队,积极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共营制”“整村托管”等模式,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引入小农户,引导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轨道。同时,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能人、农民工、企业家到乡入乡返乡创业发展。
      制度创新内生驱动,把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强大动力。持续加强制度创新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竭动力和活力。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命根子,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必须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承包权基本稳定,积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解决好土地细碎化、片断化问题。必须认识到我国独有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性和优势,进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紧紧依靠这种体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要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确权赋能、完善集体经济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是农民最大的财产,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多种途径。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村水权水价改革,鼓励乡村金融创新,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制度等,为建设农业强省提供系列支撑和动能。城乡融合发展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由途径,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率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积极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机制,促进更多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农业强省、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要建立健全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坚持五级书记抓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同时要当好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同时要健全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有机统一的考核机制,压实责任,把推进农业强省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发达的农业现代化背后都有强大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作坚强后盾。要加快制定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各项要素优先保障、资源优先配置、政策优先支持的具体举措,只有这样农业强省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