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我省国土绿化公报,透出哪些“绿意”?


  •   3月12日,泸州市纳溪区亲子植树活动中,小朋友和家长一起为种下的树苗挂牌。   廖胜春摄(视觉四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3月12日,四川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年四川省国土绿化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公报强调科学绿化和全民参与,在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方面突出了效果对比。

    看变化
    突出科学绿化 去年完成营造林559.36万亩
      今年的公报更加突出“科学绿化”。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绿化就是在高质量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林草植被建设,避免“千篇一律”“密度过高”等。
      2021年6月,龙泉山国土绿化项目被纳入全国首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去年,四川又成功争取并启动实施了四川省达州市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成都和达州相继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对于我省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从基础条件上看,两个项目所在的区域都以山地为主,对于我省其他区域具有借鉴意义;其次是从项目种类上来看,两个项目既包含新增植树,也包括现有森林抚育,且未来都将以现有森林抚育为主,符合目前我省国土绿化的发展趋势。”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3月,我省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造林1000万亩,中幼林抚育1200万亩。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1%,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有效优化提升,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从2022年的科学绿化成果来看,四川完成营造林559.3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含更新)40.1万亩、封山育林114.2万亩、退化林修复117.7万亩、中幼林抚育287.36万亩。
      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现有进度看,四川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此外,还将不断增加高质量国土绿化项目,以点带面,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科学绿化网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看重点
    义务植树不断拓展 生态修复“查漏补缺”
      义务植树是每年我省国土绿化公报的重要话题。2022年全省共计32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1亿株。
      我省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山义务植树活动发布后不到两天,500个名额一抢而空;泸州市古蔺县,酒街步道公园的园林抚育活动吸引不少家长与孩子参与;攀枝花市仁和区,市民在参与岩神湾生态修复项目的同时,也为规划方案提出300余份建议……
      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三级调研员陈思慧介绍,不同种类的义务植树方式,反映出我省国土绿化工作的新形势,“经过40多年的义务植树,我省的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可供植树的地方少了,同时,我省森林面积不断扩大,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森林抚育中。”
      四川还选定全省国土绿化薄弱点位,开展生态修复。过去一年,全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152.6万亩。
      近期,我省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实施“扩大中国四川省湿地保护面积并增强湿地管理能力项目”,目前已经初步选定实施地点。项目从制度体系建设和保护能力提升两部分开展。一方面建立更加高效的保护机制,通过提高省级层面机构在系统规划、主流化方面的管理能力,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抓长远规划,保证长远效益。
      省绿化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还积极发挥公众教育作用,把自然教育课堂搬到最需要的地方,普及自然修复知识,提升社会关注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治理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