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区位优势 持续提升“百强区”位次

    ——对话183·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


  •   扫码看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访谈视频。

        

    □王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怀董世梅 侯冲 曹凘源
      “经过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更优、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好,势头更强劲。”近日,在接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阐述了旌阳区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的秘诀,以及未来发展目标:聚焦做强重点产业、做优城市品质、做强城市功能三大任务,奋力推动城市整体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作为德阳市主城区,近年来,旌阳区加快推动重大装备基地、公园城市、数字经济和交通物流产业发展,先后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营商环境“百强区”、幸福“百强区”。2022年7月,旌阳区首次成功晋级“赛迪百强区”,位列第99位。

    入围百强区关键因素有三
      记者:旌阳区首次成功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哪些关键因素发挥了作用?
      谢斌:产业基础雄厚、创新动能充足、营商环境良好,是本次入围“百强区”的关键因素。这些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
      2021年7月,省委、省政府将旌阳区纳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培育名单,出台支持奖励办法和培育工作方案,制定“一区一策”精准扶持,重点从主导产业、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支持,释放了强劲的政策红利。
      2021年11月,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旌阳区2022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榜单的目标,通过《德阳市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支持奖励办法》,给予产业培育引导、资金用地保障等方面政策支持。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力支撑旌阳争创“百强区”。

    未来重点实施“优二进三”战略
      记者:面对新起点、新形势,旌阳对高质量发展有何谋划?
      谢斌:我们确定了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200亿元、2027年超1600亿元的目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关键所在。未来,我们将重点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一方面优化存量工业,发展现代工业。我们将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天然气化工行业倍增发展;积极培育“总部+基地”“制造业+服务”“制造业+研发”等新业态;加快建设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先导区。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天府数谷为核心做大做强数字产业生态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西部数字经济重镇;实施现代商贸、医疗康养等产业发展行动,推动商圈、楼宇、项目、企业、品牌提能,努力打造成都消费分中心;依托天府科创走廊建设,在天府旌城积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科创基地,打造“人城景业”融合的产业新城。力争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50亿元。

    省内外各确定一个学习标杆
      记者:省内外,旌阳有哪些对标对表学习的标杆?如何学习?
      谢斌:我们在省内选定了2022年“百强区”排名第66位的成都市锦江区作为标杆。锦江区是全国幸福“百强区”之一,该区在打造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打造的春熙路商圈是全国最具人气的商圈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选定“百强区”排名第36位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作为标杆。崇川区主攻新材料、生命健康、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全面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都市圈、生活圈,对我们产业转型发展和加快融入成都都市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们自身而言,除了围绕省、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把数字经济作为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的重点外,旌阳区还将在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等方面发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