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崃 构建“四三三”全域全员积分体系 精准精细深化“微网实格”治理


  • 邛崃市文君街道铁花社区积分共享公共空间。

    邛崃市羊安街道檀阴社区居民积分兑换现场。

        

    □雨田 (图片由邛崃市委社治委提供)
      “在这里,所有物品‘明码标分’,可以用积分兑换。”3月8日,在邛崃市临邛街道西江村的共享超市里,西江村村委会委员陈燕红在整理物品,超市货柜上摆放着零食、饮料、生活用品等,物品下方的标签上贴着对应的积分。
      2022年,成都邛崃市推动实施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精细治理,完成了3835个微网格划分,配齐配强3957名微网格长(员)。
      社区“微网格”如何发挥“大作用”?邛崃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基层党建“双强双创”工作安排部署,创新推出“四分三单三激励”全域全员积分体系,以微网格为基本单元不断深化积分制运用,以积分制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网格治理水平,充分激活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的内生动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类主体入网进格 凝聚多元共建新合力
      3月8日,桑园镇向阳村党群服务中心,阳光透过绿树洒进来,居民们在刚建成不久的榕园议事厅里小憩,旁边还有一个小型游乐园。
      党群服务中心的对面是向阳村中心村小区,小区里,一排排居民楼干净整洁,外墙上印着趣味涂鸦,楼房外统一安装了不锈钢晾衣架,楼与楼之间的小路也十分干净。“相比以前,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向阳村党总支书记李飞说,“以前这里的空地堆满杂物,路边也经常有杂乱晾晒的衣物。”
      中心村小区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这得益于邛崃市探索全域全员积分体系,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精细治理,积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邛崃市,积分不仅面向居民,更面向党员、网格员等。通过构建“1+3”积分体系,邛崃市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城乡社区工作者、居民三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积分治理体系,形成“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的治理格局,构建起全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新体系。

    三张清单协同推进 激发网格共治新动力
      因地制宜,是邛崃市推行全域全员积分体系的特色之一,不同的镇街、社区,都有不同的标准。
      完成哪些事项可以获得积分?哪些事项又会被扣分?邛崃市依据四类主体治理定位和属性特征,制定了正面、负面、禁止三张基础清单,并对清单事项实行“双向赋分”,依据事项的重要性、参与的时长性等,对正面事项贡献加分、负面事项违规扣分和禁止事项一票否决,让党员干部群众既能够“大有可为”又必须“有所不为”。
      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细化具体操作标准。
      “我们村产业优势明显,有自己的电商公司和分拣中心,现在正准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分制定中也结合产业发展融入了自身特色。”李飞说。翻看向阳村居民积分细则可以看到,在公益美德、社区治理之外,还有社区发展这一大类。比如,为本村招商引资,可以得5分;壮大原产业,规模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以获得10分……
      负面清单里,则有未履行村规民约、未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房屋前后杂物乱放、不赡养老人等内容。
      在西江村的西江欣苑小区,正面、负面清单有些不一样。由于是集中居住小区,摆在小区居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如何适应集中居住后的小区生活?为此,该小区的负面清单就包含不随地吐痰、不在小区公共绿化带里种菜等内容。
      针对不同的主体,积分的规则也有所不同。在羊安街道檀阴社区,党员会有50分的基础分值,在完成基础分值后,剩余的积分才能用于兑换;网格员的积分标准也与普通居民有所不同。
      效果如何?李飞说:“实行积分制以后,居民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门口都很整洁,也没有人乱晾晒衣物了。”不仅如此,村民们也更愿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贡献了。

    三项激励赋能增效 释放社区治理新活力
      针对不同群体,激励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党员或者网格员的积分,会在评优和考核中有所体现。邛崃市还实行星级管理,建立党组织、党员“五星争创”星级评定机制,将星级评定与明星村(社区)、明星书记培育相挂钩,并以“一村一策”的形式给予五星级党组织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打开羊安街道檀阴社区的微信公众号,居民可以看到积分的事项,可通过完成事项获得积分,并在社区内的6个点位使用积分。“居民可以在超市、洗车厂、早餐点、零食店、书屋等6个点位使用积分,我们选取的点位都与居民生活相关。”西江村的积分可以在共享超市里购物,也可以抵扣物业费。向阳村则会在每个季度对积分对象进行排名和表彰。
      为了更大力度地激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邛崃市还在丰富兑换场景,整合社区能人、公共空间、商家店铺等资源,通过发展爱心超市、商家服务兑换、社区资源共享等形式,构建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积分兑换体系,实现积分在网格内互认互通。比如,文君街道铁花社区绘制“社区资源共享地图”,以铁花巷为核心,通过联动独具特色的街巷商家店铺入驻、引入生活性和服务性的多元业态等方式,建立积分商场,推动线上、线下积分兑换,实现辖区生活服务、空间资源互换共享。
      为了让积分能够惠及更多群体,邛崃市还探索了积分共享机制,建立积分公益池,推动积分再次捐赠,鼓励积分对象将积分捐入公益池,用于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兑换。
      积分换奖励,资金如何保障?又能否持续下去?邛崃市进行了多种尝试。西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社会企业联营共享超市,合作社出资2万元联营收益,直接用于“微网实格”积分兑换运转。
      檀阴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洪表示:“前期,社区出资与商家合作,通过给商家引流的方式,提高商家参与的积极性,后期形成了各方资源汇聚、商家主动参与的长效机制。”
      从“治”到“智”,邛崃市继续探索创新。依托智慧社区建设,邛崃市打造积分应用智慧场景,推动服务兑换资源线上共享,实现积分事项发布、服务登记、结果兑换等一体化集成。同时,依托线上平台,打造居民交流圈,助力网格“熟人社会”建设。
      “小积分”促进“大治理”。邛崃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下的多元共治新路径,以“微网实格”治理汇聚党组织、党员、城乡社区工作者、居民等多元力量,以积分模式推动“微网实格”治理从单一的宣传排查延伸至多元的居民服务,激活社区内生动能,画好同心圆,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