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税务总局犍为县税务局退休干部祝星发被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

    28 个月的“雷锋班”班长 一辈子的不变践行

  •     

    □牛萍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

    【名片】
      祝星发,中共党员,第九任“雷锋班”班长,国家税务总局犍为县税务局退休干部。47年来,以雷锋为榜样,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退休后坚持下基层、进课堂,践行和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2022年被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评为“最美四川税务老干部——正能量的播种人”,被四川省民政厅授予四川省第四届“最美老人”称号。3月4日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3月5日,记者见到祝星发时,他刚结束晨练。
      此前连续在沈阳、长沙、成都等地宣讲雷锋精神,让本有旧疾的祝星发不得不“服老”。“这两天闲下来好好锻炼恢复,学校里的娃娃还等我回去讲故事。”祝星发说。
      “停不下来。”这是所有与祝星发共事过的人对他的评价。不论岗位、职业如何变化,学习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是祝星发一直在践行的事。“把雷锋的故事讲好,做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祝星发说。

    星火如炬
    把传承雷锋精神视作毕生责任
      1972年入伍,1976年成为第九任雷锋班班长。“我当了28个月的‘雷锋班’班长。”祝星发说,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把传承雷锋精神视作毕生的责任。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支撑我们的就是雷锋精神。”祝星发回忆说,白天学理论练技术,晚上熄灯后还要在煤油灯下学习一个小时。“就像不知道累。”祝星发说,雷锋班的所有成员心里都有一股劲——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钉在自己的岗位上。而这也成了他往后的人生信条。
      1993年,祝星发转业到地方税务部门工作,但起初的工作并不顺利。
      “如何开税票?怎样看账本?”时隔30年,回忆起那段做“门外汉”的日子,祝星发仍旧面露羞赧,“占着岗位做不来事,很羞愧。”
      祝星发白天工作,晚上便挑灯夜战,学不懂就记下来,上班请教老前辈。就这样,仅仅3个月,他就从“门外汉”成了“熟手”。
      “钉钉子,不仅要钉在岗位上,更要‘钻’得深,‘研’得透。”在祝星发的带领下,以雷锋精神为内核,当地形成了党建特色品牌——“税钉钉”,核心价值就来自祝星发传递的“螺丝钉”精神:“执着、坚毅、铆劲,忠于职守、甘于平凡、拧紧不松、钉住不放。”
      “老书记让我们看到什么是行走的雷锋精神,他就是一面旗帜。”谈到前辈祝星发,犍为县税务局工作人员魏霞说,2022年3月底,已退休的祝星发成了“税钉钉”抗疫先锋队最年长的队员,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银发微光
    奔走在宣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的道路上
      “银发微光也是光,我们有责任把传承旗子扛下去。”退休后的祝星发没有选择安享天伦之乐,而是成了犍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分队的成员,深入犍为县各单位进行巡回宣讲。
      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组织不同的宣讲稿件,这是祝星发的日常。“学雷锋不是一句口号、一种活动,而是一份责任、一种践行、一种奉献。”“工作就是学雷锋的平台,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把工作做好,让大家乐于接受。”……祝星发结合实际进行宣讲,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产生共鸣。在他看来,雷锋精神的内核从未改变,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宣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近年来,祝星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走进机关、部队、学校,宣讲雷锋同志事迹和雷锋精神,前后义务做了100多场报告会,到场听众近十万人次。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一直把宣传雷锋精神的工作干下去。”说出这句话时,祝星发眼里透着坚毅。在他的宣讲稿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会继续奔走在宣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的道路上,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感言】
      在我看来,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就是要在点滴间身体力行——对待事业,尽职尽责,勇争第一;对待生活,热情奉献,乐于助人;做一颗永不褪色的螺丝钉,努力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路,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如今我虽已退休,但仍希望用余热映照初心。我将尽自己所能,将雷锋精神的火种传递下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