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不松劲 加速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
-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提升,郫都区的城市颜值也在不断提高。 孙浩 摄成都影视城。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君
2月27日,“2023中国川菜产业城赋能食业发展招商推介会”活动走进湖南省长沙市,吸引了中粮、旺旺、达利、东鹏饮料等300多家企业参加;2月6日,成都市郫都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24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22亿元。
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也在加速跑。2023年郫都区启动学位攻坚三年计划,预计到2025年将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新增学位14400个。1月中旬,郫都区中医院新院区第二住院大楼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床位496张。
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奔跑。朝着加快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目标,郫都区将全力打造“一新城四中心”,助力成都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以会兴产全力做强科幻特色功能
在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外形为“星云状”的成都科学馆振翅欲飞。今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这里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迷将汇聚于此,领略成都的科幻魅力。
郫都区将借势世界科幻大会,突出“以会兴产”,编制科幻、科创、科普融合发展产业规划,出台科幻产业扶持政策,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科幻产业领域企业、科幻大师工作室等落户,大力发展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旅游等特色产业。同时,郫都区还将统筹策划成都科学馆后期运营,积极争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落户,争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名片,全力打造科幻“文化策源地、产业承载地、人才聚集地”。
科创的种子,正在郫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郫都区2023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的24个项目中,有12个项目落地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总投资达100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高质量推进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建设,加大创新资源聚集,大力发展科幻产业,全力做强科幻特色功能。
据悉,作为郫都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三个做优做强”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将立足为成都做强极核主干功能强支撑、作贡献,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功能、科幻为特色功能、宜居宜业为基础功能,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新引擎、未来科幻新中心、公园城市新样板”。
持续提升区域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
作为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承载地,郫都区历来都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建圈强链”的理念指导下,今年,郫都区将大力实施制造业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力争引进电子信息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开工建设瑞波科、福建万达等5个项目,推动东材科技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建成投运世强硬创等4个项目。
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已有明显成效。正在建设中的瑞波科总部及高机能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就是“补链”的关键一环。“我们积极响应‘建圈强链’行动,对应成都半导体显示产业相关诉求,提供上游材料的支持。”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材料大多数依靠进口,瑞波科通过自有技术的研发,产出相关的上游光学材料,来配套成都地区半导体显示相关产业。
持续提升区域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郫都区盯住的,还有氢能源这条新兴赛道。
在郫都区内,已聚集了东方电气、金星股份、蜀道装备、成都客车等上中下游相关企业和机构20余家,初步形成了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产业链。加快徐独路油氢合建站建设,推动东方氢能产业园今年9月前入驻项目,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围绕东方氢能产业园,力争引进检验检测、氢能设备等领域新能源项目3个,提升产业能级。
依托国盾融合创新中心培育发展融合创新产业,郫都区今年将力争引进高能级项目10个以上,加快推进航锐光电、航天凯特等5个项目建设,推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西部转化基地实体化运行。
打造全国一流的“西部数字影都”
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内,可以感受到郫都影视文创产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加班加点的剧组拍摄。就在不久前,《你是我的英雄》影视作品在成都影视城内“视界一号”摄影大棚杀青;2月14日,聚焦家庭翁婿关系的都市剧《您好,岳父大人》在成都影视城正式开机。
也有马不停蹄的建设场面。正在推进中的香脂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将通过调整、恢复、补充的方式,对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打造集影视拍摄、场景体验、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影视文创和生态绿地公园。
打造出“1+16+N”摄影棚群落,落户首个国家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聚集150余家影视文创企业,完成20余部影视剧拍摄制作……成都影视城已经成为郫都区一张亮眼的“名片”。成都影视城将在今年推出映美视元宇宙光影馆,该光影馆将结合元宇宙的科技手段和概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访客穿梭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给人强烈的未来感、科技感。
成都影视城的发展是郫都影视文创产业的一个生动切片。展望未来,郫都区将立足“西部数字影都、中国视听创城”定位,以成都影视城为载体,以数字影视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时尚消费为衍生,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提升内容创作、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关键环节实力,进一步打响“成都制造”“成都出品”影视品牌,推动成都文化创意经济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奋力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影视基地。
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锦绣如诗”
“科创高地、锦绣郫都”中,“锦绣”二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既包含郫都“蓝天常见、雪山常现、城园相融、绿道蜿蜒”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包含“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郫都还将更大力度促进城市品质提升,不断做强城市宜居宜业基本功能,让生活“锦绣如诗”。
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滚动实施智慧科技城片区综合开发,启动唐昌、团结、友爱释迦桥片区3个老旧场镇整治,推进石犀等2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和郫筒车辆基地等3个TOD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通行效率,启动郫彭路、红光广场路北延线等5条骨干路网建设,实施望丛祠大街南延线等5条市政道路建设,增开地铁站点接驳公交路线3条。
着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加大“停车难”整治力度,力争新建各类停车场10个以上,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1046个。加强垃圾规范化管理,完成德源环境卫生中心、区建筑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打造四川省首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争创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铁腕治气,打好移动源、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标志性战役,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打好碧水保卫战,建成唐昌第二污水处理厂、安德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常态化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夯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成效,确保饮用水水源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