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点题·我代言

    营销电话响个不停 代表呼吁从源头开始治理


  •   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进入“你点题·我代言”活动页面留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
      “暂时不考虑。”“你们已经推销很多次了,我们不需要,不要再打来了!”“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尽管有关部门多次“亮剑”整治,但许多网友反映,各种营销电话、诈骗电话仍然响个不停。
      如何营造更为清朗的通信环境?“你点题·我代言——四川日报全媒体邀你上‘两会’”互动平台上,这一话题引发了网友和代表的关注和讨论。

    网友吐槽:各种营销电话不堪其扰
      “刚来成都的时候我为了租房登记过一次信息,已经过去3年多了,到现在都还有推销员打电话给我推荐房屋。”网友@王小鱼抱怨。
      “房屋需要翻修重装,有装修公司毛遂自荐;汽车车险到期,有电话来推荐车险;还有艺术培训机构为我女儿规划课程……有时甚至觉得,他们比我还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各种推销电话让网友@段段不胜其烦,更令她担忧的是,为什么这些电话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问政四川”网络理政平台,“装修公司电话骚扰”“买房后业主信息被精准泄露”“地产电话营销骚扰”等投诉众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显示,12321受理中心当季受理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6.3万件,受理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4.3万件。

    代表建议:多措并举加大追责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广安市副市长王瑛认为,这类电话屡禁不止,最大的症结和根源在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这已形成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其中受益的至少有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企业或个人、开发电话骚扰程序的企业、实施电话骚扰的主体、有意无意监管缺位的运营商等。高额的利益回报,令黑色利益链各方肆无忌惮。”
      为此,王瑛带来了“关于源头治理骚扰电话 还群众安宁生活”的建议,提出要从制度机制层面督促倒逼运营商承担起责任。“整治骚扰电话首先需从运营商端入手。”王瑛建议,应完善对运营商的考核管理机制,把运营商对骚扰电话的管控成效纳入考核范畴,明确运营商管控不力将承担连带责任。
      “在法律未有规定或权利人未明确同意的情况下,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个人的生活安宁,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侵权方应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世亮介绍说,“但现在对骚扰电话的治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违法成本过低,是骚扰电话‘顽疾’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李世亮建议,应该加大追责力度、增加追责手段,提高违法成本。
      李世亮进一步建议,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将惩治与社会信用管理和刑事处罚联系起来,对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倒卖等问题予以坚决打击,并将惩治结果向社会公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