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现在这里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变化很大,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合作充满信心。”3月7日上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川陕甘三省林草部门举行川陕甘协作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席会议。会议一开始,来自陕西的代表不禁感慨。
联席会议上,三省林草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为切实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全面加强大熊猫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修复,协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局省联席会议机制下,决定建立川陕甘协作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动工作机制,涉及工作会商、信息共享、联合保护、应急响应和协作保障五方面——
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三省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实行联合会商,原则上每年第一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三省轮流组织,通报工作进展,研判解决普遍性问题的突出矛盾并达成一致意见。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三省日常工作信息通报机制,力争重点工作任务同步同频推进。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护监测数据信息常态化共享,支撑大熊猫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着力推进大熊猫保护科研成果共享,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统一保护。
建立联合保护机制。加强联合巡护,每年定期在毗邻地区开展联合巡护,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其中涉及跨区域的违法违规情况,建立三省联合研判督办机制,共同推进问题整改。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三省应坚持关口前移,及时共享野生动物救助、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有害生物、疫源疫病等有效信息,协同采取相关紧急应急措施,加强应急保障联动,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建立协作保障机制。三省管理机构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要求,加强沟通协作,落实分区管控要求,加强保护管理。对涉及跨区域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点工程,建立三省联合服务保障机制,引导重点工程落实生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