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至:跑好第一棒 夺取“开门红”


  • 成达万高铁乐至车站项目现场。

    企业忙生产抢订单。

        

    □王一 (图片由乐至县委宣传部提供)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1月28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在成达万高铁乐至车站特大桥建设项目现场,乐至县举行2023年一季度项目拉练及“三大会战”动员部署会。作为新春第一会,乐至县明确,将打好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三大会战”。
      时间回到1月1日,新年第一天,乐至县南塔街道大石包村境内,成达万高铁乐至车站特大桥首根桩机开钻。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高铁建成后,将推动乐至全面融入成渝两地“一小时”通勤圈。
      从元旦到春节,乐至处处呈现出建设忙、消费热、干劲足的动人场景。当前,乐至正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围绕“三区三城”总体方向,聚焦建设“成渝主轴智慧物流集聚区、成渝中部智能制造承载地”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创新发展“两轮驱动”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促投资,力争实现“开门红”。

    拼底气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乐至奋安铝业西南基地建设跑出加速度,这里将成为乐至县智能制造业的发展高地;僵蚕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助力乐至打造“中国僵蚕之乡”,放眼乐至大地,处处升腾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重点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补齐发展短板的“加速器”。2022年,乐至聚焦“项目突破年”主题,大力推动红利来智能终端产业园等8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023年,乐至还将推进186个重点项目。
      不断培育壮大的重点项目,如抽芽的新苗,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少不了优质营商环境如阳光雨露般的滋润。当前,乐至县上下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完善机制,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为争取项目早建设早投产,乐至成立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和十大工作专班,构建“1+7+N”重点项目攻坚推进体系,全面推行“四全”工作推进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为争取项目快建设快达效,乐至坚持与项目业主“面对面”深入交流,督促业主加快推进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引领性带动性竣工项目依法依规试运营,提前发挥项目效益。

    拼实力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春潮涌动,迎来一缕缕朝阳,“产业强县”的号角响彻乐至大地。
      “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促投资,实现突破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乐至县2023年一季度项目拉练及“三大会战”动员部署会上的铿锵话语,展现出乐至发展的潜力和底气。
      随着扬锦智能制造产业园、深圳博耀精密电子生产基地、星马重工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或加快建设,乐至工业的“骨骼”愈加强健。同时,乐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顺丰、韵达等一批龙头企业看好乐至,纷纷投资乐至,当地现代物流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当前,乐至立足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我们正在着力培育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乐至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四大产业分别是以现代物流产业园为引领的智慧物流产业、以福建奋安铝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以陈毅故里景区为核心资源的红色旅游产业、以僵蚕为特色的现代蚕桑产业,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在智慧物流领域,乐至将加快成渝主轴智慧物流集聚区建设,力争全年引进物流业企业4户以上,投资额12亿元以上;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持奋安铝业、东方广厦等企业发展,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实现翻番,达到40亿元;在红色旅游产业方面,乐至将加快实施陈毅故里景区、五彩林乡、秋千王国二期等项目,积极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740余万人次;在现代蚕桑产业方面,将全面完成1.2万亩现代蚕桑全要素集成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年产优质蚕茧5000吨、僵蚕300吨,全力打造“中国僵蚕之乡”。乐至将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让乐至产业更具辨识度,更有竞争力。

    拼动能 加快融入“同城”“双圈”步伐
      当前,乐至正处于大攻坚、大突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三年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今年也是成都都市圈建设从起步期进入成长期的关键一年,成资同城化建设加速成型。
      乐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战略机遇,乐至将主动置身发展大局,加强区域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在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建设中找准定位。
      新机遇带来新谋划。交通先行,互联互通“大骨架”加速构建。乐至认真落实“同城发展、交通先行”决策部署,围绕构建“13511”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总体目标,奋力打造以乐至为支点,四向辐射、全域连接的交通枢纽。一方面,对外打通大通道,有序推进联动成渝大通道,协同推进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加速推进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乐简段项目、G318乐至县天池至高寺(简阳界)段改建工程,加快S45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对内畅通微循环,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云大路、挂啄路等交界地带“断头路”“瓶颈路”工程建设,构建外通内畅的交通新格局。
      精准对接,重点工程强化引领。乐至重点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机遇,从区域优势与特色产业出发狠抓执行落实;明确县域经济、区域交流、发展平台、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对外合作七大重点工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按照“1+4+N”模式不断加强与成都都市圈各区市县的合作。
      “我们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加快建设成渝主轴智慧物流集聚区、成渝中部智能制造承载地。”乐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乐至向外展示出一个共享新机遇、携手向未来的新形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