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未来规划不拼“宽度”比“深度”,力求专而精
-
“我们做不了OpenAI,也做不出ChatGPT。”西南财经大学新财经综合实验室主任刘贵松告诉记者,要开发这样一个通用场景巨复杂的大模型,需要大规模算力和海量数据,成本极其高昂,这并非一个高校团队所长,“我们不拼‘宽度’,比的是‘深度’。”
对于未来的规划,刘贵松表示,将深入贯彻学校“新财经”战略升级,重点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积极开展类脑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金融机器人等可信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创新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应用。
“区域经济数字孪生引擎”,是刘贵松和同事正在攻关的一个项目。“在虚拟空间构建一个模型,与现实世界交互映射。”刘贵松解释,这个孪生引擎可以在更大时空尺度上进行推演,预测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解释其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继续深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交叉领域,全力以赴做到专而精。”
在展华益看来,成为另一家OpenAI、开发另一款ChatGPT,也不应该成为所有企业的目标,“作为制造业企业,我们的研究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
着眼长远,家庭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这个机器人应该具备足够多的功能,能做更多家务,还能对话聊天,甚至能带小孩、陪老人,等等。”长虹AI实验室家庭服务机器人负责人刘孟红告诉记者,要做这样的机器人,还需要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底层技术不断进步,长虹AI实验室已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全面布局。
让研究成果不断为产业升级赋能,则是当下的重点。“例如家庭服务机器人,目前已经以扫地机器人的形式出现,接下来要利用新技术为其添加新功能,不断演化迭代。”展华益说,帮助工厂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也是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还要继续在视觉检测方面提升研究和系统集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