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茶馆里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昊
“去年我们笋农的竹笋销售额较前年有所增加,今年社区有没有谋划,帮我们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2月1日,都江堰市蒲阳街道团结社区,春节后第一场坝坝会上,居民杨学云首先提问,团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左顺勇认真做记录。
坝坝会举办地位于团结茶馆,这里也是团结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所在地。每个代表接待日,驻团结社区的都江堰市人大代表都会聚在茶馆里。“平时,我们不定期到茶馆和群众‘摆龙门阵’,收集社情民意。”都江堰市人大代表吴春梅说。
拉近距离
收集社情民意,已开展相关活动40余次
团结社区四组,红砖墙、木门,古朴的团结茶馆掩映在苍翠竹林间。
团结茶馆由原成都青城钢铁厂遗留的配电房改建,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于2021年开张营业。74岁的村民汪宣富是茶馆常客,常与乡亲们一边喝茶,一边议论社区里的大小事。渐渐地,社区干部、人大代表都喜欢来茶馆里坐一坐,在这里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社区甚至将一些会议搬到茶馆里,让老百姓参与,很多事就在轻松的氛围里解决了。
“干脆把人大代表联络站也建在茶馆里。”有人建议,随后,社区按照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团结茶馆完善了代表联络站的制度、标识标牌等。“把联络站搬进茶馆,但代表联系机制不能变。”左顺勇带着记者进到茶馆大厅,“人大代表联络站”7个字挂在墙面正中,两名都江堰市人大代表姓名、职务、电话号码、接待时间都标在桌牌上。
团结社区围绕蒲阳街道人大工委年度工作要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年度接待计划。每到代表接待日,两名都江堰市人大代表都会来到茶馆收集社情民意,并将大家意见和想法记录后提交社区两委班子讨论解决,处理结果定期在茶馆公示栏公示。
“在这里接地气,更有交流氛围。”吴春梅说,两年来,都江堰市人大代表在团结茶馆开展接待、政策宣讲、协商议事、座谈交流等40余次。
提升效率
畅通渠道,解决民生问题29个
茶馆嘈杂的环境是否会影响人大代表履职效率?吴春梅给出了否定答案。
吴春梅说,联络站迁至团结茶馆后,她在闲暇时会到茶馆转转。去年,8组居民唐其贵在茶馆里和吴春梅反映了村道问题:两个安置小区间连接道路长650米,宽度只有约2.5米,无法“错车”,随着两个安置小区间车流、人流的增加,交通不方便也不安全。
吴春梅将问题提交团结社区后,经过多方努力,这条村道拓宽工程于1月20日正式通车。“现在这条路有了名字,叫‘连心路’。”左顺勇和记者来到距团结茶馆不远处的连心路实地测量,道路已拓宽至5.5米。
通过高效的沟通渠道,团结社区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迅速抓落实、做到位。
近年来,团结社区道路里程增加9.5公里,有效打通群众“致富路”的“最后一公里”;完成全域路灯、监控、WiFi覆盖,整治堰渠,修建垃圾池,美化道路景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实施美化工程,建成“团结乡村公园”“团结绿道”,“公园社区”雏形基本形成。通过团结茶馆这个社情民意“直通车”,社区已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