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地相互配套,达到1+1>2的效果

    探寻成都·广安生物医药 “双飞地”里的共兴密码

  •     

    点击
      □王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2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成都研发基地一期项目,只见3号地块4栋建筑笔直挺立,早晨刚清洗过的柏油路面还略显湿润。在2号人才公寓内,1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空调,并对电路进行最后的调试。不久后,来自成都、广安两地的生物医药研发人员将正式入驻。
      几乎同一时间,在“双飞地”广安岳池生产基地“成都园”里,母公司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四川普康药业有限公司正在抓紧安装设备,赶在4月底前达到试生产条件。
      “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广安,解决了研发配套的后顾之忧。”四川普康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林介绍。作为化学药物技术研发企业,该公司得知广安联合成都建设“双飞地”园区后,于2021年迅速布局,在岳池投资4.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同时,其母公司也计划扩大现有的研发团队规模,入驻“双飞地”成都研发基地,租用场地近3000平方米。
      在“双飞地”,成都、广安采用股权合作、政策共享、产品定制、联合招商、联席会议等多种方式,促进产业“快研发、能落地、速转化”。“简单说就是两地相互配套,达到‘1+1>2’的效果,对招引企业更有吸引力。”长期驻扎在“双飞地”成都研发基地的广安投资集团总工程师邓凯介绍,对于广安生产基地内要升级做研发的企业,可以直接入驻成都研发基地;而成都研发基地有拓展生产业务需求的企业,也可反向享受广安的地缘、人力、产业配套等优势。
      “广安岳池生产基地有90%的企业从事中药、化学药的生产,而成都研发基地1号地块则特别为岳池企业进行了产品定制,布局建设生物医药、化学药、中药研发楼。”邓凯说,未来,两地还将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同时积极谋划人才交流政策,培养一批“双飞地”人才梯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