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观察
-
●主板改革是本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重点,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精简公开发行条件,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放开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前5个交易日涨跌幅限制
●核心要义: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
●四大亮点:优化审核注册机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执法、全面整合制度规则体系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局面,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亮点突出 注册制实现全覆盖和基本定型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关键词是“全面”,主要是完成“两个覆盖”,一是覆盖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各市场板块;二是覆盖所有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另外,根据证券法的要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存托凭证也实行注册制。
主板改革是这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重点,主要是充分借鉴试点注册制的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精简公开发行条件,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放开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前5个交易日涨跌幅限制。
本次改革呈现出四大亮点。亮点一:优化审核注册机制。审核注册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这次改革保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不变,重点是进一步明晰了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
具体来看,交易所承担发行上市审核的主体责任,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全面审核。证监会同步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板块定位,对交易所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指导,并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法注册。同时,着重强化证监会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责任。
市场人士认为,这次审核注册机制的优化将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加市场获得感。
亮点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将更加完善。
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在上市条件方面与其他板块拉开差距。科创板将突出“硬科技”特色,提高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允许未盈利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将探索更加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的制度供给,更加精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亮点三: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执法。这次改革,充分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执法进行了系统化安排。
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力度,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中端,加强发行监管和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加大退市力度,促进优胜劣汰。在后端,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震慑。
亮点四:全面整合制度规则体系。这次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统一注册制安排,对制度规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完善,减少交叉重复,实现体系化、规范化、简明化。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适用统一的注册制度,沪深交易所制定修订本所统一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规则,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总体保持一致。
立足国情 带动资本市场全面改革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改革坚持三个原则: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为此,必须抓住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一本质,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坚持放管结合,更加注重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在注册制改革的带动下,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系统性的制度机制重塑,市场结构、生态和功能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明显增强,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多层次市场板块架构和功能更加完善,“零容忍”执法的威慑力正在显现,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监管体系如何更好适应注册制改革的要求,对于改革平稳落实落地尤为重要。证监会人士表示,证监会将加快监管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监管建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改革试点的积极成效增强了全面实行注册制的信心,也奠定了基础。试点的成功经验表明,前进中的问题要用继续改革的办法来破解。这也正是探索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应有的坚定与从容。
守住初衷 把改革进行到底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这是试点注册制4年来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核心要义。
注册制下,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公权力运行全程透明,严格制衡,接受社会监督,与核准制有根本的区别。“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开门审核,这有助于公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从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证监会还刀刃向内,用严的纪律为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在审核注册流程方面,建立分级把关、集体决策的内控机制。在业务监督方面,完善交易所权责清单,建立健全交易所内部治理机制。在廉政监督方面,坚持和完善对交易所的抵近式监督和对发行审核注册的嵌入式监督……
注册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探索,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落地并不是改革的终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资本市场不仅将给科技创新增添更多助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力,也将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
新华社记者 赵晓辉 刘慧 姚均芳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