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意义诗歌的诗情画意

    ——读诗集《雪落土墙村》

  •     

    □赵历法
      胡中华的诗集《雪落土墙村》,分土墙村、小谣曲、小亲人、新作坊、桃花山、青竹溪、小大爱七辑。作品题材丰富,主题鲜明,主要抒发了诗人蕴蓄于心的乡情和亲情。
      一本诗集全是故乡的春夏秋冬及季风气候与菽粟果蔬和谣曲,还有那山川沟岭中的野水湾、梭石飘、石林、青竹溪、月亮田;当然,更有铭刻心扉的母亲、父亲、二伯伯、木匠二哥……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融入骨髓的童年往事。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长多大,故乡和亲人都永在心中,字里行间满是美好的记忆和无穷的回味。
      从题材和抒写手法来看,作品有很强的写实性且多为实写。作品立意实、手法实、诗语实,实在如“土墙村旧宅子的诗人/身子又老又旧”,但诗人的“灵魂很新/想法嫩如青枝绿叶”。诗的表意新、意象美,每当“微风吹来,纸上”就“有好看的荡漾”的景致。所以,他的诗又不完全泥实。胡中华写诗不做作,随心而为,随性而歌,随情而动,诗情画意自然天成。
      实际上,诗人是以现实主义的情怀、浪漫主义的表意,抒写了一曲现实的新时代生活赞歌,以一腔真情歌咏生养自己的故乡和父母亲友,礼赞乡土人事、农耕劳作及农村风貌。
      《雪落土墙村》不乏优秀之作。第一辑“土墙村”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和诗艺水平,作品大多情感饱满,设喻贴切,意蕴厚重,语言亲切,诗意浓郁。胡中华的诗,初读没有亮眼和打动人心之处,其美的韵味生发较为缓慢,恰似冷水泡茶慢慢开一般。其过程虽然缓慢,诗味却在不动声色中一点一点濡染开来。
      诗人笔下的土墙村很美,特别是《雪落土墙村》时,一派“玉树琼花”的景象,山山水水、阡陌土道、土院土巷尽皆“一尘不染”。“忙碌够了的土墙村”,“在这农闲季节,有的乡亲在屋内喝酒/为欢声笑语添柴加火”。这里远离金钱至上的都市社会,乡亲们也懒得去管世人如何浮躁、喧嚣,怎样的人心不古,只要土墙村“每个行走的人/都是亮着的灯盏”,“每个窗户都嵌着一轮明月”,“即便寒冬”腊月,土墙村的“身体里好似安装了取暖器”,“绿太阳在树枝上放射金光/青竹溪流成碧玉”。诗人笔下的土墙村,更胜过瑶池仙境。
      胡中华有一颗博爱之心,且永远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土墙村的兴衰荣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他的神经,他“爱土墙村的土黄”,却“并不只写土墙色的诗”,他“每当在土墙村听到一声鸟鸣”,竟会在日渐荒芜的乡村看见“层叠的锦绣时光”。这是乡村振兴的愿景,更是土墙村美好的前景,多么难得的胸襟啊!
      当他回到土墙村,就会“惊喜地看见/以前那些冷寂漆黑的夜/现在是如此温暖明亮”。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景象啊,与前些年万村空院、农民倾巢外出务工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土墙村也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一样,人们弃家盲流,地芜田荒,每到夜晚整个村子清冷漆黑,大有万物萧疏人迹杳的萧索。当时代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土墙村的天空已然艳阳高悬,生气勃然,村里村外“现在是如此温暖明亮”“梦的旁边/是生活的温度和热度”。这就是诗意的土墙村,时代的土墙村。
      胡中华不仅追求自然的美,也追逐语言的美。诗中很多句子非常优美,表意机智,诗意灵动而富有哲思和韵味,如“鸟鸣落在荷塘/她在莲心回应”“绿太阳在树枝上放射金光/青竹溪流成碧玉”。有的诗句用语大胆,表意也新颖,如“燕子提着剪刀/说是要剪掉,我最后的愁绪”,这些诗“似有句子中的潺潺/作了丹青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