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定目标不放松 专项行动见成效

    四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突破150万人


  • 射洪市快递员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成都市温江区总工会举行快递员集中入会仪式暨送温暖活动。

    德阳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现场。

    2022年6月,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工会联合会授牌。

    2022年7月,快递员在成都春熙路商圈职工驿站休憩。

      2022年7月,眉山市东坡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向快递员讲解入会程序。

        

      “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一直以来,“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就业形态”的表述也首次出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肯定了新就业形态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治理目标。
      近年来,四川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发展迅猛,新就业形态在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收入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各级工会切实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摆在工会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组织覆盖提增量 奋力冲刺一百天”专项行动,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建”模式,践行“先服务、后入会”工作理念,扎紧织密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网,最大限度地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的内生动力。
      省总工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已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1.14万个,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达到153.96万人,圆满完成省总工会确定的2022年底前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5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川工轩 文/图

    开展专项行动
    以“三个强化”为牵引提升组织力

      网络购物主播、网约送餐员、快递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服务人们幸福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其中包括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吸引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这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朝着这一目标任务不断努力。
      “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首先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并了解工会组织,知晓工会能为他们带来哪些便利和福利,能帮他们解决哪些急难愁盼问题。”该负责人介绍,在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省总工会逐步建立完善“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将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省委对市(州)党委绩效保证目标考核体系,各地将此项工作纳入党政目标考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指挥棒”作用。在成都、泸州、德阳、宜宾、眉山、资阳等地,市委领导牵头,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遂宁、达州等地的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相关工作并纳入督办事项,有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破难题、开新局。
      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省总工会强化动员部署,统筹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2022年9月至12月,全省集中组织开展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组织覆盖提增量 奋力冲刺一百天”专项行动。省总工会为此专门制定出台了行动方案,全省21个市(州)也同步制定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全面明确了建会入会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在专项行动的统筹之下,成都、遂宁、绵竹、巴中、简阳、内江等多个市(州)总工会通过推广“川工之家”APP、发放宣传资料、赠送意外伤害保险、劳动竞赛、安全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突破建会入会工作瓶颈。
      为了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取得实效,省总工会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工作督导,建立起“一周一上报,一月一通报”制度,高频次、大力度调度和督导工作进展。广安市总工会通过工会爱心驿站、职工之家等平台,深入了解并督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等工作落实情况,还将工会爱心驿站建设成服务外卖骑手、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综合性、普惠性的服务平台,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具体问题。攀枝花、巴中、凉山等市(州)总工会也成立了专项督导工作组,定员、定点、定责督促工作落地落实。

    推行“三建”模式
    以“四大行动”为抓手打好攻坚战

      2022年3月24日上午,达州市快递员钟小辉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入会仪式,庆祝他成为达州市加入工会组织的第50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佩戴上中国工会会徽的那一刻,钟小辉倍感激动和幸福。
      “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庞大、涉及行业广泛、人员结构复杂,怎样有效把他们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这是一大挑战。”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建”模式,全省各级工会以“四大行动”为抓手,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攻坚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道路货运、快递物流、网约配送和网约车等新业态领域企业在川设立分支公司(机构),这些头部(重点)企业吸纳了大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抓住这一重点,全省各级工会深化头部(重点)企业建会攻坚行动,全面梳理企业清单,逐个攻关、建会销号、重点突破。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新业态头部(重点)企业工会指导联系制度建立,推动头部(重点)企业带动下属企业、挂靠企业、加盟企业等关联企业组建工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中通、顺丰、德邦、美团等平台企业在川公司(机构)相继建立完善了工会组织。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工会的新业态企业达到1.9万家,新业态企业工会会员达57.87万人。
      在泸州,龙马潭区总工会职工李世州协助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党员服务志愿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成功申报“网约车e站”为省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让全体行业工会会员有了“家”。在攀枝花,钒钛高新区交通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前往各物流、工贸公司,为一线货车司机送上暖水壶、洗手液等生活用品,送温暖的同时广泛发展新会员。
      “我们高度重视发挥行业工会作用,深化行业工会建设提质扩面行动。”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级工会采取协调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借力建”、协同行业商(协)会“依托建”、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的方式,加快推进新业态行业工会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成立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636个、联合工会2061个,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多达43.3万人。
      为了将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深化灵活就业人员入会行动和网上入会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22年7月,巴中市恩阳区新联会新业态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参加揭牌仪式。德阳市中江县通过共享书屋、惠购服务、法律咨询等特色普惠服务项目及活动提高工会吸引力,对乡镇(街道)、社区中灵活零散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兜底入会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省乡镇(街道)、社区等工会兜底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9.5万人,深化灵活零散人员兜底入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触网频繁、在线在网”的特点十分突出,全省各级工会深化网上入会便捷畅通行动。如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便捷地通过“川工之家”APP、四川工会微信公众号等网上平台找到“娘家人”,一些大家关注的法律服务、困难帮扶、互助保障和在线问答竞赛等服务与活动都已“在线”。成都、自贡、德阳、绵阳、巴中等地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新形式,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键入会”通道,开辟入会直通车;攀枝花市总工会通过编制《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业务操作指南》,促进建会入会和规范运行两手抓、两手硬;泸州、内江、甘孜等地积极开展新业态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创新试点;广元、南充、阿坝等地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专项补助制度,解决经费保障瓶颈等问题。
      以“点”为突破,深化头部企业建会;以“线”为牵引,深化行业工会建设;以“面”为支撑,深化人员兜底入会;以“体”为关联,畅通网上入会便捷畅通。全省各级工会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建”模式,成功吸引大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到工会中来,打了一场漂亮的“建会入会”攻坚战。

    启动温暖服务季
    以“四维服务”为重点耕好“责任田”

      2022年11月15日,在广安市岳池县,一场以“办实事 解难题 惠民生 聚人心”为主题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广安市各级工会面向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一系列关爱服务行动,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
      “先服务,后入会。”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建会入会工作中,全省各级工会积极推进工会维权服务范围延伸拓展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内生动力。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分类编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手册》,做好做深维权服务……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关心的就业稳岗、法律维权、劳动保障等问题诉求,全省各级工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2022年,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省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行动。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群体,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重点领域,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行动成效显著,指导签订新业态企业集体合同3981份,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1.4万人;签订新业态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1107份,覆盖企业5518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1万人。
      2021年,省总工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服务月”活动。2022年,“服务月”升级拓展为“服务季”,送平安保障、送温暖关爱、送工作岗位、送技能培训“四位一体”常态化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起来。
      全省各级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职工维权、职业技能线上直播培训活动,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7万人次;对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时建档帮扶,累计走访慰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1万人次,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2400余人次;配合人社部门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达34.9万人;持续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工互助保障计划覆盖面,全省累计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参保12.8万人次;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服务阵地3430余个……一系列举措让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不仅如此,全省广泛组织开展“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评选活动、“新就业形态最美奋斗者”等活动,各级工会重点选树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先进人物1350余人次,30余人荣获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奖励,让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典型事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树立起一张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靓丽“名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