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汉戏剧奖获得者、青年编剧潘乃奇:

    “生动地生活,生动地写剧本”


  • 《努力餐》剧照。


        

      1月3日下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青年创作者潘乃奇在冬日的阳光下,回想起2022年12月底自己得知创作的川剧剧本《医·生》获第36届田汉戏剧奖·剧本类一等奖的场景,她还是没回过神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感谢刊发剧本的杂志《四川戏剧》为我申报,这个剧本还是有一些遗憾,但非常幸运有这份鼓励,带给我意外之喜!”剧院另一位和她一起获得田汉戏剧奖的,是著名的川剧编剧徐棻。
      当天第一时间告知潘乃奇这个好消息的,是一个名叫“生动的编剧”微信群聊小组。这个小组里的4位成员都就职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电视剧《伪装者》的知名编剧张勇,还有孟立敬、康雪梅两位更年轻的同事。大家平时一起鼓励,一起讨论创作,一起为彼此的成长喝彩。
      潘乃奇说当时大家起这个群聊名,是希望编剧能够“生动地生活,生动地写剧本”。她的人生轨迹也很“生动”——祖籍山东,黑龙江长大,北京上学,上海进修,成都定居。北方女孩一路向南,“少不入川”偏入川,还要当“只用四川话演戏”的川剧创作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追梦川剧,“沉浸”剧本不设限
      “用你医生医意,换我生生不息。”获奖剧本《医·生》,是潘乃奇在疫情中写下的。这部戏以疫情为背景,以一位抗疫一线医生的视角,以寓言式的故事探讨“医”与“生”之间的辩证关系。近年来,潘乃奇以川剧为原点,创作了川剧《武·生》、川剧《琵琶声声》等作品。
      她也用年轻人的创作热血去触碰这个时代鲜活的脉搏。比如当她在采风中听到了盲人作家陈光炅等成都市优秀残疾人代表的真实经历,被触动后写下音乐情景剧《幸福之光》的剧本,这部剧2021年6月也在成都首演。也有靠近当下流行戏剧形式与科技的作品。闲置博物馆变成剧场,剧场里有雨水倾泻有火车轨道流动,参与者们选择不同角色演绎剧情,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决定剧情走向和结局中来……新年伊始,潘乃奇新创排的红色沉浸式戏剧《曙光》在河南洛阳迎来内测,前面场次已被“预约满”。
      从业16年,“85后”戏剧人潘乃奇创作了20余部舞台作品,川剧、舞剧、话剧、音乐剧、杂技剧……近年来还创作了不少“沉浸式戏剧”,她说她喜欢这种戏剧形式,观众和演员能更为“平等”地参与到剧情中,一起完成一场戏剧演出。为了深入了解“沉浸式戏剧”“密室”“剧本杀”等戏剧业态,过去一年她自费打“飞的”到长沙、西安、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地,努力探寻为这些年轻人喜欢的玩法提供更多优质内容的可能性。
      她庆幸作为戏剧创作者,能够带着故事“飞”起来,不拘泥某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因此她也不给自己设限,从编剧到导演,始终像海绵一样吸取着舞台经验,探索着不同类型艺术形式,又会把这些艺术形式融入戏曲元素,拓宽着传统戏曲的探索边界,也拓宽着自己的创作边界。

    生动地生活:抵拢倒拐,这个太阳一定要“晒”
      获得中国舞剧专业最高奖项“荷花奖”的舞剧《努力餐》,是潘乃奇的创作生涯里独具分量的一部作品,它也承载了潘乃奇的蜕变。《努力餐》讲述中共地下党人车老板,在成都以努力餐餐馆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创办《大声》周刊,宣传抗日救亡,传递革命情报,输送革命人才的故事。
      这台舞剧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暗战,仅在方寸餐桌之间,一串串绝密电子情报,在麻将图案上排列组合,剧中成都人惬意的“晒太阳”场景和结尾热血的“川话说唱”,令不少观众难以忘怀,让整部剧的节奏更跌宕起伏。剧中还自然地穿插了川剧变脸、采耳、吃串串、品川茶等四川元素,配起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美滋滋的感觉,悠闲安逸的外表下又充满了革命紧张的气息。
      “这个太阳一定要‘晒’!”在写《努力餐》剧本之初,潘乃奇就一直和钱鑫、王思思两位导演沟通,晒太阳对四川人的“史诗级”的意义。创作攻坚期,3个年轻人凑在一起,天天在北京酒店里“死磕”剧本,笑称这种作息就像“坐月子”。钱鑫开玩笑说:“修改剧本时,潘乃奇一会想吃这个川菜,一会想闻那个面条,我后来甚至怀疑她这么多要求就是单纯想吃东西。”
      后来,这些充满松弛感的成都小习惯,让整部戏的节奏更张弛有度,化作潘乃奇《努力餐》剧本中写的:“川菜鲜爽麻辣烫、川茶沁人心脾香,一派浓浓的、四川独有的色香味热气腾腾、扑面而来……”这活色生香的四川气息,宛若一位“老成都”闲庭信步,向你走来和你摆着龙门阵。
      但其实有意思的是,从“新成都”到“老成都”的距离,对潘乃奇来说是从问路习惯了“东南西北”,到听懂“抵拢倒拐”的距离,是不再去问摆龙门阵到底“摆”的是什么,是要在哪里“摆”的改变。剧中人和创作戏剧的人,在生活的间隙跳进跳出,正如潘乃奇非常珍视的早期作品、实验戏剧《断章》一样,灵感取自我国著名诗人卞之琳名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时间的细节会给用心生活的人以回答,彼时一个人来到四川,如今身边已多了家庭,也成为一儿一女的母亲。如今,这位创作者还保持着少女般的记忆,她说她想起小时候喜欢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看《两广豪杰》看得入迷,觉得浣花剑派掌门人家的三公子萧秋水是“理想型”,对四川一直很有好感,结果没想到后来到了四川一晃16年,又可以摆好多新的龙门阵了。生动的编剧,生动的创作者,正生动地生活着。

    潘乃奇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国家二级编剧,导演,中国戏曲学院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年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舞蹈家协会文学总监。先后担任四项国家艺术基金剧目项目主创,四川省首位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编剧)获得者。作品曾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田汉戏剧奖等奖项。曾获文旅部剧本孵化项目资助,四川省重点关注剧作者,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获得者。代表作有舞剧《努力餐》、话剧《川西坝上》、话剧《小镇琴声》、川剧《医·生》等。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