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学基地里,文化与艺术可以这样“体验”


  • 2019年投入使用的四川宋瓷博物馆新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雕银丝光晕彩银杏圆盘。

    达州钢琴博物馆内景。 徐洋 摄

    工匠正在制作漆器。

    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

      达州钢琴博物馆展示的钢琴吸人眼球。 徐洋 摄

        

      文化与艺术,是现代人文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让文化浸润心灵、让艺术升华品格,文化与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教化力量。本期打卡公服新空间,记者走进成都漆器工艺厂、四川宋瓷博物馆和达州钢琴博物馆,它们都是备受欢迎的“网红”研学基地,在这里,非遗、历史文化和音乐艺术化身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体验项目,在动手实践中,润物无声地向参与者展示着文化与艺术穿越时空的魅力。

    在成都漆器工艺厂感受3000年漆艺的“想象力”
    打卡地点
    成都漆器工艺厂
    地标简介
      成都漆器工艺厂建于1954年。作为四川省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都漆器工艺厂继承古蜀漆艺传统,博采众长,尤以“三雕一刻”(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四大绝技独步漆林。其推出的DIY体验活动,近年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关注到成都漆艺这项国家级非遗。
      在成都市中心,热闹的宽窄巷子往南不远的蜀华街72号,易址重建于1975年的成都漆器工艺厂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日前,记者来到成都漆器工艺厂。依托漆器厂开设的门市部里,摆放着漆盘、漆碗、漆盒等多种类型的漆器,古朴典雅的造型,加上精雕细刻的工艺,带给人极强的审美体验。
      走进工厂,则又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四周的建筑围成一个合院,正对大门的位置,使用成都漆艺极具代表性的脱胎工艺制成的“成都漆器”四个大字,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这座工艺厂不平凡的过去与现在。

    “独门武功”造就成都漆器辉煌
      成都漆艺历史悠久,成都金沙遗址就曾出土漆镶玉,这说明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古蜀人就已经掌握了相对成熟的制漆工艺。
      “历史上,漆艺在成都蓬勃发展有其自然地理原因,因为全世界的漆树主要集中在中国,而中国的漆树又大面积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山区里。”成都漆器工艺厂厂长王岳峰表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历代工匠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逐步为成都漆器制造摸索出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等“独门武功”,这些技艺奠定了成都漆器作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的地位。
      成立于1954年的成都漆器工艺厂,正是成都漆艺这一悠久传统的当代传承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体现着典型东方审美的成都漆器远销海外,厂内漆艺大师云集、海内外的订单源源不绝。”王岳峰表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辉煌之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依靠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较长、售价较高等各种因素,成都漆器工艺厂逐渐在市场竞争中遭遇瓶颈,成都漆艺传承也一度面临困境。
      2006年“成都漆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2007年成都漆器工艺厂艺术设计总监尹利萍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成都漆器工艺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契机。自那时起,成都漆器工艺厂逐渐重视发掘和传播成都漆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开启了由一家生产性工厂向非遗展示、生产、传承、体验等复合角色的转变。

    3000年漆艺重新进入日常生活
      “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理念,引领成都漆器工艺厂迎来新发展。如今的成都漆器工艺厂,会和宝马汽车联名推出“鱼之乐”主题漆器,也会和女鞋品牌合作,运用雕漆工艺打造独具中国风的鞋扣……“产品设计上不仅延续了传统的图案和线条,还将一些当代的元素和色彩融入其中,让成都漆器既保持传统的古典美,又增添了几分时尚气息。”王岳峰说。
      同时,成都漆器工艺厂还围绕非遗体验进行了全新的产品打造。在展厅内,记者看到一枚覆盖黑漆的木胎书签。据介绍,这是目前成都漆器工艺厂备受消费者欢迎的一款体验性产品。在半成品书签上,一个已经完成“雕银”的图案隐藏在漆层之下,体验者依次通过磨显、丝光、晕彩等环节,上手进行漆艺书签的制作。
      完整的漆器制作工序相当繁复,成都漆器被制作出来,少则三五月,多则一两年。“对于体验而言,这么长的流程显然是不适合的,因此我们选取了其中操作难度相对较低、用时相对较短的几个环节,来满足大家上手做漆器的愿望。”王岳峰表示。
      除了雕银丝光书签,成都漆器工艺厂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推出了汉风彩绘手机支架、汉风彩绘漆艺圆盘、螺钿彰髹漆筷、螺钿彰髹漆珠等多种类型的体验项目。“作为研学项目,也作为非遗推广,在传统的模式里固步自封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让非遗保持吸引力,才能让与古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漆器重新回归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王岳峰说。

    在四川宋瓷博物馆邂逅冲淡平和的宋人风雅
    打卡地点
    遂宁市船山区四川宋瓷博物馆
    地标简介
      四川宋瓷博物馆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专题类宋瓷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多件,其中,精美宋代瓷器985件,包括景德镇影青瓷600件,浙江龙泉窑青瓷342件,另外还有广元窑、定窑、耀州窑瓷器共43件。“镇馆之宝”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南宋青釉荷叶形盖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在英文中,表示瓷器的china与表示中国的China同为一词,足见瓷器作为中国古代伟大发明的世界声誉。中国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及至宋代,制瓷业迎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以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和钧窑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所烧制的瓷器,如今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的几个农民,在修挖地窖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宋代瓷器窖藏,经发掘清理,完整和可修复器物共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2019年,四川宋瓷博物馆新馆落成,其常设的“宋韵——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展云集了遂宁出土的众多宋瓷精品,为1000多年后的我们遥想宋人风雅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宋瓷串起的宋代生活展
      四川宋瓷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专题类宋瓷博物馆。在金鱼村出土的985件瓷器中,包括景德镇影青瓷600件,浙江龙泉窑青瓷342件,另外还有广元窑、定窑、耀州窑瓷器共43件。“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保存得很完整,很少有瓷器被破坏,它们成为支撑遂宁建设四川宋瓷博物馆的重要基础。”四川宋瓷博物馆馆长何瀛中告诉记者。
      冲淡平和,是走进“宋韵——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展厅时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宋人生活美学的集中体现。
      在四川宋瓷博物馆馆藏的众多精美宋代瓷器中,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件。何瀛中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且最大的南宋时期的青釉荷叶形带盖瓷罐。该件瓷罐罐体通高31.5厘米,口径23.5厘米,最大腹围93厘米。瓷罐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洁净莹泽,釉面光洁平整,真正达到了‘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中国陶瓷美学理想境界。”
      展厅以宋瓷为线索,而在一件件文物的背后,一场活色生香的宋代生活体验也随着参观路线缓缓展开。“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被视作宋人的四大雅事。”何瀛中说,展厅布展也以此线索对瓷器进行分类,点缀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场景之中,“比如在‘花舞人间’单元,就布置了遂宁龙凤窑黄褐釉弦纹小瓷瓶、龙泉窑青釉小瓷瓶,以及景德镇青白釉小瓷瓶等与插花相关的文物,与它们形成呼应的还有与宋人花事相关的文化介绍、绘画作品等,以求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认识文物。”

    丰富活动传播宋瓷文化
      四川宋瓷博物馆新馆位于遂宁市船山区五彩缤纷路北段东侧,通体饰以青色,远远看去,如同一件巨大的宋代青瓷。何瀛中告诉记者,“2019年搬迁至此,博物馆的面积从5000余平方米扩展到了25000余平方米,四川宋瓷博物馆也从一个专题博物馆转变成一座兼具专题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的文博机构,除了宋代瓷器的展览外,也展出遂宁的历史文化。”
      何瀛中告诉记者,依托丰富的宋瓷馆藏,不断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开发出《宋代斗茶文化探究》《宋代制瓷工艺探究》《宋代瓶花与花器赏析》《宋瓷纹饰赏析》《瓷韵寻香》等五门研学旅行课程,“截至目前,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已累计开展130余场次,参与学生两万余名。”
      将学生带进博物馆的同时,四川宋瓷博物馆也在积极推动馆藏文物“走出去”。“我们已持续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近7年时间,为遂宁市大英县、射洪市、蓬溪县190余所中小学校、78个乡镇社区送去文化大餐,服务20万余名师生、7万余名民众。”何瀛中说。

    探访达州钢琴博物馆 让“乐器之王”走进寻常百姓家
    打卡地点
    达州市达川区达州钢琴博物馆
    地标简介
      达州钢琴博物馆位于达川区南国大道366号达州音乐公园内,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座大型钢琴艺术类博物馆,也是目前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钢琴博物馆,不仅藏品数量多、品质高,种类也齐全。馆内收藏产自18世纪至20世纪世界各国的名贵古董钢琴300余台。

    □徐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达州音乐公园内,远远望去,一座巨型“白色象牙钢琴”——达州钢琴博物馆静静矗立。总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300多架钢琴,包括贝多芬的定制钢琴,莫扎特、巴赫等名家演奏过的钢琴……

    “镇馆之宝”、古董钢琴沉淀岁月故事
      进入博物馆,两架“镇馆之宝”映入眼帘。
      大厅左侧,是为纪念2010年世博会定制的“中国馆”艺术钢琴,该琴曾在2010年亮相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于2021年1月被正式收藏于达州钢琴博物馆。
      另一侧则是通体莹白色的连体钢琴“双子星超级钢琴”,它巧妙地将两架钢琴连音板、钢板和边框整体合二为一,是世界唯一一台可供4人8手联弹的钢琴,曾有百余位钢琴家弹奏着它到40多个国家进行巡演,价值达千万元,被称为钢琴中的“劳斯莱斯”。
      顺着黑白琴键台阶拾级而上,每踏一步都会发出一个音符声音,像是弹奏着乐章。
      立式钢琴、方形钢琴、三角钢琴……来到二楼,不少百年前西方王公贵族的名贵古董钢琴展陈于此,每路过一架钢琴,似乎都能听到它历经岁月沉淀的故事。二楼展区的尽头则是中国展区,放置着扬琴、古筝、阮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古典乐器。
      三楼的古董钢琴精品展示区则放置着从18世纪到20世纪各时期的钢琴,这些钢琴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丹麦等地。
      达州钢琴博物馆聘请但昭义、沈铁梅、张礼慧、赵英、林戈尔、贺丹为等知名艺术家作为博物馆“顾问”。
      达州钢琴博物馆馆长叶浩介绍,该博物馆还承担着艺术教育培训、专业等级考试、惠民文艺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并计划引进各类大型专业钢琴赛事,“推动文化交流的同时,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推动达州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让高雅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2020年6月29日,达州钢琴博物馆正式开馆。叶浩的办馆宗旨是“让高雅艺术走进达州寻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达州钢琴博物馆共计接待参观者约8万人,邀请500余位知名音乐艺术家前来开展过“仲夏之梦”音乐会、“颂歌百年”展演、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音乐会等钢琴独奏音乐会、交响乐音乐会、汇报演出等各类音乐活动上百场。
      开馆两年多来,达州钢琴博物馆正带动和影响着更多的人走进音乐、热爱音乐。
      叶浩介绍,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沉浸式感受音乐,学习和接触中外音乐史,了解钢琴并认识各种乐器,接受音乐的熏陶和浸润。来自达川区实验小学毕业班的同学们曾专程来此开展音乐实践课程,认识钢琴的“心脏”,感受指尖音乐魅力。“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思,既能培养感知美表现美,也能很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带队老师说。
      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达州钢琴博物馆研学活动曾一度暂停,但叶浩的研学教育计划并未中断,“我们经常邀请达州全市各中小学校学生轮流前来‘打卡’,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细胞,将这里办成了达州音乐艺术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