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扎实推进“健康安居”建设 医疗服务水平“更上层楼”
-
安居区人民医院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加大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廖锦辉 摄安居区玉丰镇家庭医生流动医疗队正在村上送药。 陈燕萍 摄安居区医共体总医院落实“双向转诊”,到成员单位接诊重症患者。 廖锦辉 摄
“以前看病要去遂宁的大医院,而今在家门口的卫生室就能看病拿药,真是太方便了!”遂宁市安居区保石镇石湾村9社村民刘秀金在全市首个“联村卫生室”看病拿药,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医共体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
“现在看病能在网上预约挂号,还能在线上查看检查结果,看病的效率越来越高。”市民张虹打开安居区人民医院的公众号就能查看自己的挂号单。随着“互联网+医疗”建设的推进,当地群众看病更便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安居区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健康安居”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基础强医”工程,“健康安居”稳步实施;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安居区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取得进展。
□诗屹
建强医共体 推动医疗资源协同共享
“我们建立了医共体信息技术中心,这个平台集纳了全区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医疗数据,实现了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协同共享和管理同质,如远程影像中心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传的影像进行远程‘读’片,由安居区人民医院作为总医院实时出具报告,解决了基层卫生院缺乏影像诊断医生的‘痛点’。”安居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礼说。
2019年,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安居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是遂宁市唯一的试点区县。安居区随即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主任”的医共体管委会,以安居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作为总医院),联合全区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分院)成立了县域医共体,建成由“六大中心、七个机构”组成的运行平台和管理机构。
建立医共体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协同共享。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安居区人民医院建立院级授课机制,以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频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共计培训2500余人次;派出医疗技术专家260人次,以门诊坐诊、会诊查房、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援分院;在安居区医共体信息技术中心设置了急诊急救、护理、院感、病案、药事等10个质控小组,组织专家每年不少于4次到基层开展质控工作,总计开展质控活动22次。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安居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2022年,医共体分院上转总医院住院1256人次,门急诊243人次;总医院下转分院65人次;上转上级医院112人次,上级医院下转6人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新格局已形成。
目前,安居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已通过省级评审,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急诊占比达全省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增幅居全省第二。
推进数字化 赋能基层医疗服务提档升级
在安居区人民医院第三住院大楼,护士和患者需刷门禁卡才能入内。“这是去年4月26日投入使用的住院大楼,我们对病房环境和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楼道装上了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保供也已实现,尤其是这个门禁系统,既能助力院感防控,又能够规范病房管理,还能预防病人走失。”安居区人民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是安居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又一亮点。2003年建区之初,安居区的7个中心卫生院、14个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面积仅3.56万平方米。近年来,安居区大力实施“基础强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1亿元,新建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区人民医院,改建18个镇卫生院,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52个,区第三人民医院、西眉镇中心卫生院整体迁建及新建传染病医院相继落地并有序推进,医疗卫生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全区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12.26万平方米。安居区聚合医疗要素资源,初步构建起“一心两翼四片区”,即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西眉镇、拦江镇中心卫生院为县域医疗次中心,东禅、三家、横山、白马为片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新格局。
同时,安居区纵深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化医院。开通就医“电子健康卡”,网上预约就诊、实现缴费、报告查询、检验监测等各个环节一卡通用。以“硬件设备+数字赋能”方式,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筑牢乡镇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好先锋队 全面提升卫生应急水平
“我父亲康复出院一周了,虽然现在还有点咳嗽,不过胃口还可以,每天都在房间里散步。”拦江镇五琅坝村王先生说,“12月12日晚上11点左右,父亲剧烈咳嗽,身体乏力,呼吸困难,我随即拨打120电话,15分钟后就被120接到镇医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了解,拦江镇中心卫生院接到120急救中心指派后,迅速安排党员应急先锋队前往王先生家中,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现场查体,发现血氧饱和度较低(65),立即现场给氧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其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在现场总会看到党员应急先锋队的身影。经统计,2022年安居区出动卫生党员应急先锋队2万余人次,参与处置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重大灾害等紧急医疗救治3000余起。
“我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52支,其中党员应急先锋队35支,每个先锋队都有2—3名党员参与其中,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突能力。”安居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罗仁军介绍。
近年来,按照“3+N”(3指党员、业务骨干、年轻干部,N指多种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机制,安居区在城乡医疗系统组建应急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卫生应急组织架构从平面到立体、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应对机制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协同、应急处置从被动应战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群众健康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进硬件设施更新,坚持优质资源有序下沉,提升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安居区卫生健康局局长王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