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新都区行政审批局:打造审批改革新高地 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 新都区政务服务中心。

    新都区政务服务中心中的政务服务专区。

        

      筑巢引凤栖,改革促提质。2022年11月底,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榜单发布,成都市新都区荣登榜单第77位。2022年12月19日,新都区聚焦建圈强链,由区委主要领导率队赴深圳招商,举办电子信息产业恳谈会……岁末收官之际,新都区打响“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最后冲刺战。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新脉络,推动新都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轨道交通产业等建圈强链再上新台阶。□欧阳 游勇(图片由成都市新都区行政审批局提供)

    引领政务服务新风向
      向改革要动力,向审批要效率。新都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勇于探索创新,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政务审批改革新高地。
      2022年以来,新都区立足实际,围绕审批效率提升、全程网办提速、帮办代办服务提质、“一件事一次办”等多个维度,开展便民利企行动。
      围绕“一窗受理”审批效率再提升,新都区按照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优化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一件事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和“跨域通办”综合窗口,确保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降低了群众办事等候时间;围绕“全程网办”审批再提速,新都区增设8台自助填单机、4台综合信息查询机,在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设置“银行预约开户”“银行融资”等窗口,专人指导办事群众规范完善申请材料,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开办实现“指尖办、全程网办”;围绕“咨询帮办代办”提质,新都区组建由14个入驻部门、30余人组成的新都区咨询帮办代办工作团队,制定《新都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咨询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建立“1+3+15”咨询帮办代办模式,梳理收集热点问题200余条,纳入“蓉易办”智能客服,有力推进全流程全覆盖政务服务;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创新,新都区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将过去按部门划分的单个窗口按事项全部整合进综合窗口,全面推行“一件事一窗受理”,由综合窗口负责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转办、出件工作。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社保联合征集、二手房交易等“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运转成效较好,实现平均减少重复提交申报材料30%。
      去年,新都区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释放惠民利企福利。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区新开办企业全程电子化办件率达77.57%;实际办事时限从前年的平均4小时压缩至当前的2.38小时。区、镇、村三级服务场所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300余万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9156户;咨询帮办代办团队精准服务企业和市民29000余次。

    拓展营商环境新空间
      投资竞争力体现了对城市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活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是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导向。新都区以提升投资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建圈强链为目标,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围绕抓好各项举措落实,新都区强化“月度调度、季度通报、半年督查”的指标监测和评估机制,协同指标牵头部门开展营商环境推进情况监测,督促落实《新都区聚焦创新引领持续深化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涵盖企业创立、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化“礼遇服务制度”,设立“重点项目接待室”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推出“企业管家”政企互动工作机制,围绕政策助企,新都区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平台、报纸媒体等线上线下平台,集纳解读企业和群众关注的政策条款。发布了《成都市新都区申请政策补贴办事指南汇编(2022年版)》,包含149项优惠政策;出台了《新都区稳住经济增长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30条政策措施》,出台航空、油服、医贸等“一链一策”。推动10余条惠企政策事项在“天府蓉易享 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配置上线,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当前,新都区已构建了一支拥有442名“企业管家”的服务队伍,服务全区800余家市场主体,收集企业诉求688个,解决679个,问题解决率达9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