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要求——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如何全面辩证看待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12月26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研判:明年既是保持回升势头、稳住经济大盘的窗口期,又是优化动能结构、提升发展质效的攻坚期,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虽大,但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张守帅
在观大势中谋大事紧跟中央部署做到有的放矢
做好经济工作首先要观大势、谋大事。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不断加剧演化,超预期变量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际看,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存;从我省看,经济波动明显加大,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许多卡点瓶颈。
大河有水小河满。许多与会代表反复提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综合研判: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加上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大家认为,党中央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重大部署,必将极大提振各方信心、释放潜力活力,有力推动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秩序回归正常轨道。从扩大国内需求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安排,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要害。
大家表示,只要我们全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明年经济工作就能有的放矢。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要审时度势、保持定力,努力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风险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
四大有利条件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支撑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会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大战略叠加、重大政策加力、重大布局优化、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四川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在川交汇布局,这些都有利于四川争取更多国家支持、集聚更多高端要素,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政策方面,国家打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组合拳”,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构建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央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厅厅长陈书平表示,抢抓政策窗口期,全力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支持,统筹用好债券资金,整合各类财政资源,创新财政政策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发力,提升发展能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国家加大生产力布局统筹力度,尤其是加快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把加强重要能源勘探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清洁能源及支撑应用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而四川正着力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发展机遇空前。
会议还提到,我省项目储备充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居全国前列,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大科学装置等项目密集落地,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力后劲。
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位”拿数据说话、凭实绩交卷
会议对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要确保高质量发展“进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在全国靠后,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
与会者表示,提出高质量发展“进位”,这样的安排符合中央要求、体现四川担当,有利于稳预期强信心增共识,更好凝聚全省高质量发展合力。
对四川而言,“进位”既有需要也有可能。会议指出,四川是人口大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补短板、强弱项、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也需要保持高于全国及同类地区发展的增速。这也是巩固经济大省优势地位、强信心稳预期、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的需要。
同时,只要加力加劲、跳起摸高,把该谋的大事谋在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就完全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铆足一股劲去拼、拧成一股绳去干,努力实现明年“一季度稳步开局、二季度加快回拉、三季度持续上行、四季度平稳收官”。
各地的“任务书”也在会上明确:成都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对标比拼省外副中心城市;其他市(州)也要快跑赶超、争先晋位。
与此同时,省直相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会议还透露,我省正研究建立全省经济发展责任体系,把经济工作干得好不好与经济增长多少、发展质量好坏联系起来,拿数据说话、凭实绩交卷。
明年全省经济工作要坚定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
在总体把握上,要切实做到“五个必须”
1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2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高超战略谋划、根本价值取向、科学思维方法,自觉用以指导解决四川发展实际问题
3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步伐,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既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又以进促稳、以进求新,在稳的前提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5
必须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深化部门协作、工作协同、政策集成,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最优发展
观大势谋大事
做好经济工作首先要观大势、谋大事。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不断加剧演化,超预期变量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党中央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重大部署,必将极大提振各方信心、释放潜力活力,有力推动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秩序回归正常轨道。就我省而言,明年既是保持回升势头、稳住经济大盘的窗口期,又是优化动能结构、提升发展质效的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虽大,但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重大战略叠加,重大政策加力,重大布局优化,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力后劲。我们要审时度势、保持定力,努力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风险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