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问题导向 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     

    □陈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理论成果的产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断创新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直面党情国情世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现实问题,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思想先导、学理支撑、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应该正确看待,“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是理论思维的起点,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过程中,始终秉承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强烈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地依照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条件和历史任务,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坚持问题导向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善于在众多的矛盾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切中矛盾的要害,抓住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找到解决矛盾的突破口。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要把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问题的有序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方法论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高度关注实践、关切时代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研究给予科学有力的回应。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着眼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得出正确的结论,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直面党情国情世情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使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价值实现等方面,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深深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武装与指引下,在全面认识和剖析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逐步打破经院式、书斋式的樊篱,寻求科学解决中国问题的合适途径。这种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社会现实生活的探索与研究,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迈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满怀豪情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征途,必将给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就必须直面党情国情世情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既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支撑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冷门学科发展提出了迫切任务,更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拓宽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创新突破点,提供了更多问题场域和发展机遇。

    扎根改革与建设实践,积极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这表明,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我国改革与建设实践,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问题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人类思维、物质世界和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的科学性已被历史与实践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真理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南,也为广大研究者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照搬或者借鉴,需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动建设事业蓬勃前进的特色发展道路。历史证明,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同样,脱离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缺乏生机活力和实践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也还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城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为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领域、学术观点、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实践资源。
      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价值实现空间。随着我国改革与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个人理想、现实需求、相处方式等各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环境等宜居宜业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更趋多元,对有更多个人价值实现平台与机会的愿望更加强烈,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与道德提升更为关切。所有这些,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直面社会现实深入开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作用提供了新的价值实现空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大、难度之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供学理阐述与深入研究,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地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