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要闻
“脱口秀”岂能信口随意“秀”
-
□樊邦平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知名脱口秀演员因表演中含有调侃未成年人等内容,致其所在的文化传媒公司被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549.3元。不少网友表示,此举将有效威慑潜在效仿者,引导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
脱口秀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娱节目,演员通过连续讲段子(梗)的方式逗笑观众,因其轻松幽默的表达形式,逐渐从线下小剧场走向卫视频道和网络平台,拥有广泛受众群体。
在现实中,不少脱口秀演员为了追求关注度,制造“爆梗”,达到搞笑效果,往往信口而出随意“秀”,或打擦边球,或触碰《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底线,呈现出明显的“三俗化”特征。这种现象引发不少从业者和观众的担忧。
笔者认为,脱口秀可以直言不讳,但不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节目在追求搞笑艺术效果的同时,还应加强行业规范建设。
首先,脱口秀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演出举办单位要准确把握节目的性质定位,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高度加强演出内容管控;最后,相关监管部门要切实把好关、负好责,加强监管,对违背公序良俗的低俗、媚俗、庸俗演出内容实行“零容忍”,为行业发展营造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