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黄金线路

    ——中老铁路实现客货运输量质齐升


  •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云南景洪市境内的中老铁路橄榄坝特大桥上(2022 年 11 月25日摄)。   新华社发

        

      一列满载水果的列车日前驶离老挝磨丁口岸,穿过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进入中国磨憨铁路口岸。中老铁路开通后,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两国货物实现一站通关,铁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老挝段8个货运站全部投入使用,单月货运量屡创新高。
      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运输货物112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覆盖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老铁路交出的“成绩单”。一年来,这条跨越山河、连接中国和老挝的黄金线路,成为加速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共同发展的“钢铁丝路”。

    情满大通道
      中老铁路北起昆明,南到老挝首都万象,设计时速160公里,全长1000多公里。列车奔驰不息,已融入铁路沿线中老两国民众的日常生活。
      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其中,中国段单日最高开行65列、发送旅客5万人次;老挝段单日最高开行10列、发送旅客近8200人次。
      广大旅客搭乘快车跨越山河,不仅感受到“舒适”,还感受到“精准”。这离不开铁路职工为保证安全、准点运行的坚守。
      23岁的老挝人维拉赛在万象火车站工作,从中国师傅那里学到了严谨与细致,也对中老铁路发车时间的精准度印象深刻。“列车必须准点发车,从万象到万荣、再到琅勃拉邦,每一项都提前制定了详细计划。”
      元江大峡谷,一座红色大桥飞跨两岸。元江双线特大桥是中老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桥墩最高154米,相当于50多层楼的高度。为确保旅客平安出行,中国铁路昆明局普洱基础设施段有一群“诊疗师”,每月至少两次在高空检修大桥。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说,“坚持最精细的养护模式,用心用情运营好这条国际大通道,打造跨国运营标杆。”

    黄金连接线
      这条黄金线路,成为加速中老两国沿线地区发展的快车道。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关累镇傣族村寨城子村毗邻中老铁路。“村民抓住铁路带来的机遇,将自家小院打造成农家乐,吸引游客过来。”城子村村民小组小组长岩罕捧说,铁路是村子发展的底气。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不通铁路的历史。像城子村一样,中老铁路沿线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陆续出现在“旅游目的地”清单上。
      一年来,中老铁路老挝段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增至10个,新购置“澜沧号”动车组和普速旅客列车,实现动车组与普速列车共线运行,满足了老挝民众求学、探亲、就医、旅游、商贸等各方面需求,促进列车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中老铁路甚至成为邻国游客的“打卡”目标。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从万象至琅勃拉邦的旅客运送量最高日达2700余人次,旅游人群普遍热衷于铁路出行。2022年前10个月,33.6万游客中,85.27%选择乘坐火车从万象前往琅勃拉邦。
      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为沿线发展按下“加速键”。中国国内25个省区市开行跨境货运列车,货物品类由10余种扩至1200余种,货物种类不断丰富。
      负责老挝段运营的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连接中老两国铁路的老挝磨丁口岸出口贸易额已达10.24亿美元,是2021年全年的1.8倍。一年来,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超190万吨,货运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实现客货运输量质齐升,切实打造了黄金线路,造福了两国民众,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王耕捷说。
      “中老铁路的客货两旺局面,正对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周边国家会推动中老铁路不断向南修,中泰铁路也会加速推进。”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杜志刚告诉记者。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丁怡全 章建华(据新华社昆明/万象12月3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