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天下
携手圆梦启新程
——写在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太空“胜利会师”之际
-
□新华社记者 黄明 李国利 张汨汨黄一宸
神箭冲天,神舟遨游,“船舰”交会,太空会师。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十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用这场壮阔的远征、浪漫的抵达,在中华民族铿锵行进的复兴之路上标记下新的坐标——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出征:圆梦之旅
11月29日20时18分,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出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南侧门口。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远征。
17年前,也是在这里,费俊龙顶风踏雪出征,与战友聂海胜一起乘坐神舟六号飞向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三步走”中第一步的目标。
这一次,“三步走”中第三步即将圆满收官,中国航天员在轨人数短期内达到6人,费俊龙还将与战友走出舱外,漫步太空。
飞天征途无垠,航天人步履不停。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费俊龙朗声报告。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庄重下令。
十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扬帆,中国载人航天筑梦九霄,今朝梦圆。
飞天:功成之战
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2次飞行。
作为中国唯一一型载人火箭,长二F火箭被誉为“神箭”。30年间,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执行了从神舟一号至今的所有载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成功率100%。
通过回传画面可以看到,随着长箭起飞,箭身上一片片浅色“盔甲”四散飘落——为了应对40年未遇的奇寒,工程人员专门为火箭提供空调送风,在火箭重要的部段贴保温层……多措并举,终于战胜低温挑战,创下载人航天征程上的又一个纪录。
飞天征途上,类似的挑战无处不在。中国载人航天就是这样攻克一个个难关,成就一次又一次震撼天地的起飞。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中国航天人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
连战连捷、任务全胜。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优异战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会师:未来之约
“午夜飞天,清晨会师,正好赶上热乎的早饭。”网友们幽默的评论,恰好道出了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突破。
作为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之一,交会对接技术经过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五号的一次次尝试,对接用时从44小时到6.5小时,已然日趋成熟。不久前的天舟五号任务,更创下了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
太空奇迹,源于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我们还不到歇口气的时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接下来,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据新华社酒泉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