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省内
“顶流”实验室瞄准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聚焦生命健康
天府实验室建设进入新阶段
-
●4个天府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
●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进入实体化运行,这标志着天府实验室建设总体布局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规划,天府实验室将于2025年全面建成并正式运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莹佩 程文雯
11月23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揭牌活动在成都未来科技城举行。激动和盼望,是现场嘉宾的共同心声。
作为我省争创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天府实验室自去年6月揭牌以来备受关注,被称为四川科技圈的“顶流”。此次两个实验室同时揭牌,意味着四川4个天府实验室全部“组团出道”,进入实体化运行。“这标志着天府实验室建设总体布局进入新的阶段。”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
“顶流”实验室“组团出道”,将给四川带来什么?
使命
聚焦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攻坚生命健康核心技术
作为科教大省、军工大省,四川综合考量全省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提出瞄准国际一流目标,围绕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3大优势领域,围绕4个方向,组建天府实验室。根据规划,天府实验室将于2025年全面建成并正式运行。
2021年,聚焦光电与集成电路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剑指碳中和领域的天府永兴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行。新揭牌的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将分别以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生命健康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
揭牌仪式举行地不远处,天府绛溪实验室首批次10万平方米载体已全面落成。该实验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中科院光电所和京东方等重点单位合作共建,主要面向国家电子信息装备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电磁空间利用与控制、信息功能材料与部件、电磁感知与泛在互联、先进计算与类脑智能等4个方面,构建上下连接、内部交叉的“理论—材料—器件—系统—应用”一条龙完整技术链。
天府锦城实验室依托四川大学等单位,以临床医学转化为核心,服务医学发展重大需求,突破先进医疗技术瓶颈,与国家医学中心一体化发展,共同形成一批原创性研究和应用成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命健康领域科创平台。“实验室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聚力攻坚人类生命健康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四川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
创新
全方位下苦功探索新的创新协同关系
要激发天府实验室这一新型研发机构的活力,不能仅依靠简单的物理聚集,而是要从财政支持、人才建设等方面下苦功,探索新的创新协同关系。活动现场,为新挂牌的两个实验室送上“礼包”。
“我们即将出台一揽子政策,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深入探索天府实验室新型运行机制,制定完善实验室运行考核激励办法,力争走出一条实验室与院士、优势企业协同创新的新路子。”吴群刚说。
今年8月,天府绛溪实验室登记设立为新型研发事业单位,“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不定机构规格、不核定编制,实行市场化管理和社会化运作。”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于年底前推进量子互联网、先进计算两个前沿中心签约入驻。
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形式,催生应用型科技成果,孵化产业项目。“预期未来3—5年,实验室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样本库、国内首个标准化疾病动物模型库、国内最大具有自主核心数据库的AI智算中心等。”该负责人说。
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锦城实验室将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和华西医院的临床诊疗资源,选取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前沿生物技术、现代中医健康医学4大研究方向28个关键细分赛道,实施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在未来医学城,布局有华西东部医院和华西医学中心东部医学院,它们在为实验室提供支撑的同时,将依托实验室打造世界级医疗健康产业新高地。”
人才也是重要支撑。目前,魏于全院士、张兴栋院士等行业领军人物已加盟天府锦城实验室,聚焦原创靶点发现及新药研发等研究方向,攻坚生命健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