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世行贷款项目完成率达86% “借”来的森林正茁壮生长

  •     

      □王培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11月16日,雅安市雨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张锐再次来到上里镇白马村石虾子作业区,查看依托世界银行贷款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以下简称“世行贷款项目”)的森林提升改造后续管护情况,“之前,这里树种单一,病虫害、鼠害时有发生,过密种植也不利于树林生长,林相较差、林木生长近乎停滞。世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巨变。”

    培育珍稀乡土树种混交林13万公顷
      由世界银行提供1.345亿欧元支持四川省实施的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是世界银行和中国在林业领域合作的第一个结果导向型规划贷款项目。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该项目不是单纯的造林项目,而是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根据项目协议,世界银行在2019—2023年期间,支持四川省9个市的35个县(市、区)培育珍稀乡土树种混交林13万公顷,其中包括新造林、更新造林3万公顷,现有林培育10万公顷,同时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项目区位于成都、绵阳、广元、遂宁、乐山、南充、宜宾、雅安、巴中9个市的35个项目县(市、区)。”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采取“全周期、多功能、近自然、可持续”经营理念,提出了20个森林经营模型、74个四川乡土珍稀树种名录。实施中,不论造林还是退化林修复,都必须营造或改造成混交林。清林整地时,适当保留杂灌、林缘灌木、部分枯立木,为鸟类、小动物、昆虫等提供栖息环境;补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时,保留天然生长的幼树幼苗,并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提高生物多样性。
      “上里镇白马村石虾子作业区,采取‘森林抚育+补植’和‘低效林改造’方式,做好目标树的选择与标记,分别进行改造提升。”张锐说,根据情况补植香樟、桤木、桦木等乡土树种,形成兼顾防护和用材等功能的多用途森林。

    提质增效丰富生物多样性
      雅安市碧峰峡镇碧峰村七盘作业区,也是世行贷款项目作业区,20多年前人工造林种植水杉、柳杉,因长期遭受鼠害、雪压、风灾,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比重占每亩株数的60%以上,属于严重退化的人工商品纯林。
      不同于石虾子作业区种植经济树种,七盘作业区更多考虑的是美观性和景区的协调性。作业区通过采伐灾害木,保留有价值的目标树,栽植兼顾景观与生态的树种(香樟、银杏、栾树),既调整了区域内的林分结构,又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季相、多色彩、多重效益的“五多”森林景观,促进森林提质增效。
      雅安市雨城区的情况,是全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情况的一个缩影。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35个项目县(市、区)共计完成森林培育任务11.13万公顷,总任务完成率86%;累计已向世行提款8787万欧元,占贷款总额65%。
      通过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我省加速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步伐,提升了项目实施区生态效益,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森林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森林经营人才。同时,在机构能力提升建设方面,目前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或方案基本完成,森林生态补偿调研、森林碳汇交易体制框架建设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