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科研补短板 传统“老三件”迈向“空天地”一体化



  •   “9·5”泸定地震中,技术人员用微变感知雷达对一处高风险斜坡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

        

    本期嘉宾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 蒋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再过一个多月,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地调院”)就满一岁了。作为四川地勘改革的产物,这家由17家行业顶尖的科研型事业单位组建而成的年轻科研院,可谓是四川地质行业的“最强大脑”,目标直指建设国内一流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
      四川地质工作因矿而立、因矿而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如今的地质工作已延伸至资源开发、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自然资源管理全方面,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当地质工作从“灰头土脸抡大锤”走向“空天地”一体化的新阶段,科技的力量如何在地质工作中进一步彰显?以科研立院的省地调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省地调院院长蒋俊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怎么看?
    地质工作离不开科技支撑,“17合1”形成科研合力
      记者:很多人对地质工作的印象还是拿着小锤子敲敲打打“修地球”,很难把高科技和地质工作联系起来。
      蒋俊: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地质工作主要涉及的专业就是地球科学,确实经常与地球打交道,但不仅仅是“修地球”。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存在复杂的纽带关系,实质上是地球系统的体现,需要地质工作为基础来统筹解决。
      从工作对象上看,现在地质工作已经从找矿拓展到大资源、大生态范畴,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从技术手段来看,我们的地质工作在地质锤、放大镜、罗盘“老三件”的基础上,正在向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深地探测设备等“空天地”一体化的方向迈进。总之,地质工作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省地调院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四川地质工作的科研属性。
      记者:四川地质行业的科研水平如何?
      蒋俊:从全国来看,四川的地质工作水平是居于领先地位的。四川地质工作历史悠久,专业地勘队伍成立沿袭已有60余年,从事地勘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人才储备非常雄厚。以地质灾害防治来说,现在普遍提倡的“卫星+航拍+雷达”的“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手段,院属单位早在1987年就开始探路了,现在已经成为灾害调查的“标配”。同时,全院在遥感等地质手段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正视,过去由于科研平台分散、功能定位不清晰,四川地质科研领域整体实力还有待提升。
      记者:提升四川自然资源科研领域整体实力,省地调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蒋俊:地勘改革中,原省地矿局、原省核工业地质局、原省冶金地勘局、原省煤田地质局以及经济和信息化厅下属的17家行业顶尖的科研型事业单位汇聚成了现在的省地调院。将分散的科研平台整合到一起形成较强多科研合力,这也是地勘改革的应有之义。因此,省地调院应当而且必须承担起全省地质行业科研“排头兵”的职责,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成果转化,为我省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提供科研支撑。

    怎么干?
    为高质量发展打“地基”,科研生产“两手抓”
      记者: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省地调院的科研重点是什么?抓手在哪里?
      蒋俊:结合四川实际,我们将科研重点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保障。聚焦油气、铜、锂、铍、钾盐、铀矿、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和地热等特殊类型重要矿产,开展成矿规律、勘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四川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做好技术力量支撑。二是着力解决制约四川省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很多方面。我们还在地质工作新领域进行了探索,开展地质碳汇和生态碳汇领域的应用研究。
      说到科研的抓手,还是要依托创新平台,以平台聚项目和人才。目前全院共有各类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同时,我们已经在谋划将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推动升级为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另外,新建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关键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的难题。
      记者:有一种声音,认为“地质工作搞科研没效益,闯市场才是王道”。怎么看待这种声音,如何平衡科研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蒋俊:我院是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近1万人的队伍,客观上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院下属的地勘队伍发展不平衡,有些队伍市场化程度高一些,觉得闯市场带来的效益是很直接的,接一个项目就挣一笔钱,而搞科研需要长期投入见效慢。刚开始,重生产经营不重科研的情况确实存在。
      但我认为科研和生产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一方面,搞科研需要持续稳定地投入,如果没有市场没有生产经营,就无法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没有科研实力做支撑,技术能力和水平就缺乏竞争力,在市场上也没有话语权。从长远来看,科研实力决定未来的市场空间。因此我们的策略就是“两手”都要硬。
      为此,我们调整了考核指挥棒,在院属单位的考核中增加了科研工作的权重。坚持每年从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中统筹一部分经费纳入院“科技创新基金”,全部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成果激励和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还将实施地球科学创新人才计划,设立院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青年专家三个人才计划层次,给予人才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和相应待遇。
      随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全院的思想认识逐渐统一,科研的风气逐渐浓郁,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已经开始涌现出来。
      记者:成立近一年,省地调院已经实现了“17合1”的物理融合,下一步如何激发化学反应,“聚变”出更大的能量?
      蒋俊:去年底,四川地勘改革3个单位同时揭牌成立,但组建单位仅仅是第一步,完成好改革任务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认为化学反应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演进的过程,在物理融合的基础上,通过人员上的充实调整、业务上的取长补短,自然而然就会激发新的动能。
      从院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的顶层设计还是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的目标,与传统地勘单位错位发展,将重点放在应用基础研究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科研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最终推动我省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想探索出一条地勘单位,特别是科研型地勘事业单位,以技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技术服务的新路,让传统地质行业插上腾飞的新翅膀。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期待,作为科研事业单位,我们在人才、项目等方面享受的政策和省内其他科研单位还有一些差距。前不久,我们有几个高层次人才离开了队伍,说明我院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发展环境还存在不足。希望今后能够补齐制度短板,留住人才,激发建设一流科研单位的创造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