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牌上新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活水
-
巴中市恩阳区张家院子民宿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德阳市绵竹市清平镇宜宾市高县来复镇达州市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分水油纸伞系列
□旅宣(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镇(10个)
●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卫生镇,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凤溪古镇。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结合贺麟哲学特色,发展“文创+旅游”“文创+教育”等哲思文创产业,将“哲学+”植入由古镇、林盘构成的空间载体,形成山水、江水、古镇特色发展模式。2021年接待游客2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首批乡村治理示范镇。拥有凤凰湖、花田酒地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七彩花田、白酒文化——龙洄酒庄、非遗文化——四川巴蜀液酒传统酿制技艺、工厂文化、山石景观——清溪谷花田酒地、田园景观、茶文化、渡口文化等旅游资源。2021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
●德阳市绵竹市清平镇:是省首批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镇、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100个魅力乡镇。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九顶山自然保护区、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有较完整的羌族传统文化,常态化开展羊皮鼓、乐木鼓等表演,有帐篷露营基地、棋盘文化部落、观光小火车等旅游产业,冷水鱼、猕猴桃、“火儿炕”山腊肉等特色旅游产品。2021年接待游客254.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9亿元。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拥有世界级疗养温泉、全国唯一的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以“温泉康养+乡村旅游”为牵引,大力开发温泉康养、特色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2021年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2亿元。
●宜宾市高县来复镇:是全省首批100个魅力乡镇,主导产业有茶叶、蚕桑、林竹、特色水果等,已建成省级三星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大雁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雁鸣湖、黄金湾、荔枝湖、五尺道、石工号子等生态和文化资源。2021年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5亿元。
●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小平干部学院等人文资源17处,每年游客流量300万人次以上。以小平故里路为轴线,布局汽车营地、文化产业创意园等项目,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带。打造翰林院子、春堡山、万春桥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景点,形成历史故事的延续。2021年接待游客302.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8亿元。
●达州市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巴山大峡谷的门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传习地。有以峡谷地质奇观为核心的桃溪谷、大象洞、画架沟等景点,以巴文化为主的风情街区、文创集市和民俗表演,打造全国首台大型巴文化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集观光、购物、娱乐、文创、演艺于一体。2021年接待游客185.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5亿元。
●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是全国最美森林小镇25强、省首批100个重点镇、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景区。举办了19届光雾山红叶节、10届杜鹃花节、8届休闲避暑节;打造全国首部行浸式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舞台剧《巴山夜雨》。2021年接待游客2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9亿元。
●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处于川西旅游西环线、川西“熊猫之旅”和攀西“阳光之旅”旅游线的重要节点,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碧峰峡、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和红豆相思谷等景区。有独具特色的大熊猫文化、古老神秘的女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带动镇域发展农家乐300余家,推动打造乡村酒店、特色民宿30余家。2021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
●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境内有我省第4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保护区。地处“大香格里拉”核心区域,坐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稻城亚丁。通过旅游核心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地区劳动力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效果显著。2021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
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宿(10家)
●都江堰市卿宿青城·私汤森林民宿: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后山,在自有宅基地农房基础上,按照等级旅游民宿标准改建而成,2020年正式营业。民宿融合青城山茶道、香文化,延伸出民宿康养、养生文化。荣获成都市级森(竹)林人家。
●彭州市半盏山房民宿:位于成都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在自有宅基地基础上按照等级旅游民宿标准改建而来,2019年正式营业。民宿定位禅茶主题,常年举办实践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当地文化,带动特色产品销售。获得2021年度金芙蓉双年奖“最佳民宿”。
●邛崃市源窝子酒庄民宿:位于成都市邛崃市天台山镇,是以古法酿酒、森林贮酒为特色,邛酒文化沉浸式展示、新民宿体验于一体的酒旅融合民宿,2017年正式营业。民宿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兼顾自然之美。2021年被评为“成都市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位”。
●平武县花间伴山民宿:位于绵阳市平武县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老和沟内,2018年正式营业。民宿以“陪你回家,伴你归乡”为理念,专注于乡村文化保护与弘扬,开发乡村文创产品,积极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边县卡莎莎乡村民宿:位于乐山市马边县劳动镇福来村,是在彝乡老宅基础上重建而成的精品院落,2021年正式营业。民宿以彝茶文化为主题,彝风彝俗为补充,融合“乡村管家式服务+文化体验+亲子研学”。获得“2021乐山文化旅游十大精品民宿”等殊荣。
●仪陇县德乡慢村·筑梦阁民宿:位于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朱德故里景区内,在川北老宅基础上进行修复打造而成,2021年正式营业。民宿以农耕文化为纽带,将川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与精品民宿、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慢居、慢餐、慢行、慢游”中体验新型乡村生活。
●长宁县叠翠·别苑民宿:位于长宁县蜀南竹海景区内,由老旧农家乐升级改建而来,2019年正式营业。民宿融入竹林生态文化,通过组织体验和交流活动,实现景区互动、农采互动、亲子互动,开业至今好评不断,积极帮带周边民宿发展。获评旅游OTA平台“2020年最具特色民宿”。
●巴中市恩阳区张家院子民宿:位于巴中市恩阳区万寿养生谷景区,房屋始建于清末,民宿在土坯房基础上改建而成,2017年正式营业。民宿以“寿”文化为主题,常态化开展特色活动,让住客体验浓厚的康养文化和“寿”文化。获评四川省旅游协会和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联合颁发的“2019四川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十佳最有创意民宿”。
●洪雅县六七山居民宿:位于洪雅县,毗邻瓦屋山。民宿建设注重就地取材,与当地环境融合,2018年正式营业。在经营过程中,主动向周边农户传授民宿经营经验,传承、传播地方优秀文化。2021年被评为省四星级“森林人家”。
●黑水县嘎尔庄园·星空之城民宿:位于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镇羊茸村罗斯寨,由废弃藏寨改建而成,2021年正式营业。民宿以藏式生活美学为主题,与坐落于山下的羊茸村新寨联动拓展旅游空间,盘活高半山存量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模式。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
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品(9件)
银花丝熊猫首饰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银花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成都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金银工艺品,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将银花丝制作技艺与大熊猫元素融合,既彰显了银花丝熊猫首饰的非凡工艺,又将熊猫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宽窄·郫县豆瓣联名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郫县豆瓣历经百年传承,被誉为“川菜之魂”。与宽窄巷子的联名系列,创新融入了成都、宽窄、豆瓣、火锅等元素,文创时尚感十足,是文化赋能旅游的生动体现。
杜甫草堂文创丝巾·沧浪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沧浪系列丝巾从“百花潭水即沧浪”中萃取灵感,素锦青花配色,展现澎湃的沧浪波纹之美。
彭州白瓷“洗脑壳”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彭州是白瓷故里,熊猫是四川的文化名片,用熊猫头形象做成的茶漏,既乖巧又实用,并以四川方言“洗脑壳”为名,诠释了用此杯泡茶的独特感受,用创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苴却砚系列
推荐地:攀枝花市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石材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以其膘、眼、线、纹等石色,被誉为“中国彩砚”,其雕刻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水油纸伞系列
推荐地:泸州市
分水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泸州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古法穿线等技艺制作而成。不仅用5层交叉密集式彩色穿线2800多针,还创新伞面加沙工艺,大大提高油纸伞抗冲击力。
邓小平故里文创集市的文创系列
推荐地:广安市
以邓小平故居特色建筑等为原型,推出研学套装、数据线、“握福”零钱包及“福”字保温杯等10类文创产品,传承红色基因。
食遇东坡—土陶熊猫罐系列
推荐地:眉山市
食遇东坡—土陶熊猫罐系列,在四川传统泡菜坛子上融合熊猫形象,打造成熊猫造型泡菜坛,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
会理绿陶系列
推荐地:凉山州
会理绿釉陶,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已有近800年历史。股体白而细,釉面质地纯净,光亮、晶莹,美如碧玉。会理绿釉以奇特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炉火纯青的烧制工艺,及丰富深厚的文化,深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