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扬互利共赢之帆 把稳团结合作之舵

    ——写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     

      黄浦江畔,世界瞩目。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视频致辞。
      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
      “朋友圈”扩容、“新技术”首秀、“新鲜货”集结、“绿色潮”涌动……面对疫情冲击与不确定的全球局势,第五届进博会如期举行,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激荡起中国和世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澎湃动能。

    如约而至 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平台越办越好
      3日的上海,秋高气爽,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装点一新。
      “四叶草”见证了世界贸易史上的一大创举:2018年,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的进博会在这里盛大启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上向世界发出郑重承诺。
      一诺千金!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与会各方共同书写国际贸易史上的华彩篇章。
      这是全球共襄的盛举——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总是如期举办,迸发蓬勃生机。
      这是合作共赢的舞台——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到“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从“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到“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把握时代潮流,凝聚起广泛的共识与合力。
      顶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逆风逆流,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发展的一大亮点,赢得海内外广泛赞誉,真正办成了“不一般”的国际经贸盛会。

    乘势而上 进博会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世界也通过进博会这扇窗口,感受到中国开放的姿态、共赢的胸怀。
      本届进博会新设“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一个个模型、一张张照片,立体全面地展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
      随着自由化、便利化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精彩故事在进博会平台不断上演。中国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举措越来越受到认可。
      今年进博会,增加了向最不发达国家企业提供免费摊位的数量。
      “中国市场让阿富汗的乡亲们看到希望。”阿富汗商人阿里说,只要卖出一张大幅手工羊毛地毯,就能保障这个饱经战乱国家一个普通家庭近一年的生活。
      事实证明,开放合作,才能共享发展机遇。本届进博会将继续向世界传递中国开放合作的强音。一个开放型世界经济必将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共创未来 进博会为提振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世界经济步履蹒跚,寒意尽显。如约而至的进博会,敞开胸怀的中国大市场,无疑将为提振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让世界着迷。
      超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各国企业携全球“好物”亮相进博会,看重的正是亿万人奔向美好生活的中国大市场。
      ——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进博会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平台,也是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回头率近90%!本届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更有不少企业已签约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像一块磁铁,持续释放吸引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博会的参会人员填写个人交通方式与距离计算出碳排放量,随后可完成个人碳排放量的抵消中和,这是本届进博会的“绿色印记”。
      通过进博会的“零碳进博、零塑办博”努力,中外参会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无论是参展商还是采购商都感慨,这几年进博会,他们体验到引领世界潮流的技术实实在在被应用在各种场景,听到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
      从上海出发,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将再次向世界表明:踏上新征程的中国,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将是更多的新机遇和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姜微 熊争艳 刘开雄 周蕊 严赋憬 桑彤
      (据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