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
-
洁美家庭、最美母亲、最美少年和志愿者代表宣读“树新风促振兴”倡议。新征程带来新生活。彝族巾帼风采。
“一个好妈妈,要对家庭、孩子持有自己的主见、态度和思想,能够推动家庭往好的方向发展。”10月27日,凉山州妇联第二期“家庭教育之好妈妈”培训圆满结束,喜德县彝欣社区的尔古伍加收获满满。
这是凉山州开展“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的一个生动画面。去年以来,凉山州妇联紧紧围绕“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凝聚家力量”要求,扎实开展“三年行动”,采取“一载体三队伍四支撑五行动六提升”工作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当地群众进一步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养、提振精神面貌,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如今,“三年行动”正在凉山生根发芽,取得可喜的成效。
“我们紧紧抓住凉山州作为全国妇联移风易俗试点地区的机遇,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的新生活方式,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建立崇尚科学、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凉山州“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办公室主任、州妇联主席张晓文说。
□禅心 何流(图片由凉山州妇联提供)
“三年行动”接续实施树新风
“我会把所学的知识融到刺绣创作中去,把凉山的彝绣非遗文化不断传承发展下去,把彝绣打造成凉山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5月,由凉山州妇联、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凉山州“树新风促振兴”首届彝绣师资培训班结业,现场,绣娘吉皮依哈说出了心声。
全国妇联始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凉山妇女儿童事业发展,2019年至2020年实施了“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
此后,2021年10月,“三年行动”接续在凉山实施,广泛聚集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爱凉山妇女儿童,为凉山支持款物已达7800余万元。
四川省大力支持“三年行动”,每年给予凉山6000余万元经费保障。
凉山妇女儿童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黄金期,妇联系统干部群众的精神得以振奋,动力更强。
巾帼志愿队伍是服务妇女儿童、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支柱,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今年8月27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四川省凉山州巾帼志愿服务示范培训班在西昌市开班,来自全州17个县市各条战线的150名巾帼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对巾帼志愿队伍提出了期望,将重点抓好“三年行动”,加大对行动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妇女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发动广大志愿者和群众,做好移风易俗条例的宣传和落实,积极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做好禁毒防艾宣传等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题。
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9月23日,凉山州妇联在全州妇联系统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洁美家庭”创建工作进度调度会。凉山州妇联主席张晓文说,要发挥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独特作用,动员全州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积极发挥“三支队伍”“新风超市”作用,持续巩固提升“五洗”“五美”成效,加大新一轮“洁美家庭”创建力度,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她”风采,贡献“她”力量。
“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凉山州各级妇联聚焦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积极投身“三年行动”,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切实形成了锁定清单、各显其能、追赢赶超的良好工作格局。
《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在该条例撰写之初、形成之时,凉山州妇联始终立足本责,及时响应党委号召,为凉山移风易俗条例的颁布施行贡献智慧。凉山州妇联还依托阵地、队伍,加强《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宣传,凝聚妇联力量,持续推进抓长效、抓务实。
在“三年行动”中,凉山州妇联将着重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水电移民安置点积极建设“新风超市”,全州3年将建立400个,其中2022年将建成200个。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喜德县彝欣社区、越西县感恩社区中的“新风超市”,为社区居民崇尚新风、树立新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凉山州共创建妇联群众性队伍1万余支共10万余人,队伍成员纷纷亮明身份、现身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让移风易俗相关知识进队伍、进家庭、进村社,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谱写巾帼建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