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师生畅谈中央宣讲团到校宣讲交流收获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深刻阐述,也对我们思政课教师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提出了新要求。”聆听了中央宣讲团成员、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四川大学的宣讲,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郭绍均已有打算,“我将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化、规范化、常态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更好发挥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11月2日下午,王晓晖来到四川大学,与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向大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回答师生们的提问。师生们表示,参与宣讲座谈会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将在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佳 李寰 魏冯
交流互动 理解更深更透
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如何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李佐红的问题得到了宣讲团的回应,“我要坚持读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学习内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着学,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以身示范,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氛围。”
“宣讲中,王晓晖书记勉励大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印象深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玲敏说,学习不应该局限在书本上,应该走向祖国的大好河山,要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学子的力量。孙玲敏的家乡曾经是云南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越来越好。“毕业后我将回到家乡,用所学知识助力家乡更好发展。”
如何保障学生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启发我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继续努力。”四川大学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马丽萍说,目前学校机关党委推出了机关党支部书记“领航工程”、机关青年兼职辅导员“育人工程”,一方面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攻坚克难,凝聚奋进力量助推改革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机关“管理育人”作用,让更多机关管理干部走进院系、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同时,让更多机关老师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增强一线意识、服务意识,在学生群体中查找工作不足、解决工作难题。
踔厉奋进 勇担时代重任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青年应当具备怎样的担当和能力?“宣讲座谈会上,师生们找到了答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科生阿力米热·米吉提说,作为川大口腔医学院的一名学子,自己倍感骄傲和自豪,也深感重任在肩。“我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中,努力练就过硬本领,用所学所长回馈社会,为民族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自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物理专业的大四学生童博文,即将攻读硕士研究生,“我们的研究任务,就是利用科学技术让影像学检查更加准确,为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更多参考,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袁子岚说,要继续把专业本领学扎实,继续拓展视野,在无损检测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我家在南充市南部县,以前在老家实习时参与脱贫攻坚部分工作,见证了家乡的巨变。未来我希望能回去,为家乡发展献一份力。”
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林颖如说,将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水稻核质互作关系及细胞器转录后加工过程的生物学调控,理清线粒体或叶绿体基因对水稻生长和发育调控的机制,为水稻新种质资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练就扎实的专业本领,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推动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