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创始人周源: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
-
□王于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剑 张运骄
周源,80后,是从成都理工大学走出的学子,知乎的创始人,也是知乎的董事长兼CEO。近十年是知乎快速发展的十年。具有冒险精神的周源常把知乎比作一艘船。身为“船长”的他,在互联网浪潮中奋楫前行,用十年时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
如何带领知乎拓展新的海域,周源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给自己未来五年定下目标:乘风破浪,超越周期。
谈过去
创业是场无止境的打怪升级
周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折腾”,初中接触到计算机,周源就喜欢上了。1999年,周源考上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最初吸引他的是招生资料中的水上图书馆,有10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还坐落在湖边。他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体验一定特别好,后来证明确实如此。本科毕业后他继续读研,获得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毕业后,周源先是进入了一家公司做程序员,机缘巧合下转行做了IT记者,在当记者的这两年里,周源发现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正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于是,周源选择了创业。在创立知乎之前,周源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但他并没有气馁。
2010年,周源敏锐地发现了问答社区的市场需求。他找到一些同事朋友,开始着手创建知乎,并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2011年3月就获得了天使投资,之后又获得了千万美元A轮投资。
2013年,知乎正式对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注册用户量从40万攀升到400万,一下子翻了10倍。
对周源来说,这个过程是一场重大的自我调整和成长。他意识到创业的人生就像打怪升级,它不是一次Game Over就终结,而是一场无限进行下去的游戏。要想在这场游戏里存活下去,要不断攀登和进取。
谈初心
坚持把社区生态放在第一位
发展到今天,知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问答社区,每月活跃用户数量超1亿。知乎的产品形态也变得更加丰富,涵盖了问答、想法、热榜、视频、会员等。
周源认为,知乎在变,但是知乎的初心没有变,那就是连接人和高质量信息,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很多网友认同知乎带来的获得感——“开阔眼界、带来帮助、产生共鸣”。广大“知友”通过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解决生活问题,并且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用户数量和公司规模固然重要,但周源认为更重要的是与广大“知友”共同创造的社区生态。生态良好的社区具有互洽共荣的活力和自驱生长的动力。在知乎的发展中,周源也始终坚持把社区生态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知乎应对环境变化和穿越周期的核心战略。现在的知乎,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内容、用户、商业的社区生态,目前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生态第一”展开,让内容、用户、商业形成有机融合的共同体。
因为大学在成都读书的缘故,周源比较关注四川,也关注了很多四川机构号和答主。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知乎迅速搭建专题实时同步最新情况,邀请知名应急专家通过直播、问答等形式,对地震话题进行探讨,引导群众科学应对。
2018年,周源在接受四川日报采访时曾说,要提供“有氛围有质量的平台”和“良性讨论空间”。2022年,周源明确回答,知乎建设方向是生态第一。为了让这个答案更加清晰,知乎也在不断尝试,不论用户规模、产品形态如何变化,也不论商业议题如何推进,始终都要把社区生态放在第一位。
谈未来
开启一场叫“中途”的航海
在周源知乎的个人主页上,他的头像下写着“知乎001号员工”。周源常跟别人说,自己还在创业的路上。2022年8月10日,知乎创业12周年,周源在自己的主页发表了一篇《12年、中途和1000万盐选会员》的文章,他写道,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开端的结束,就开启了一场叫“中途”的新旅程。中途,不像爬山,知道山顶的坐标和距离,而像是航海,知道此后将航行得更远。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代表品牌之一,知乎处在中国互联网开拓创新的变革中,并且在这波发展之中,于内容赛道上收获了一些成绩。周源说,尽管眼下中国互联网作为全球经济的一环,面临新的经济周期,但也正好重新思考互联网未来的发展之路。
他认为摆在中国互联网面前的问题是发展观念的转变,过去那种“大力出奇迹”的发展观结束了,行业的未来在于可持续发展。互联网行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实现企业永续经营。他相信以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韧性和创新力,有能力应对新的挑战,迎来更好的发展。
他表示,在未来,既要把知乎社区建设成为“知友”心中值得信赖的社区,同时也要加倍努力,让公司成为公众认可的能赚钱的好公司。周源说,自己作为知乎的“船长”,也会始终和大家一起,乘风破浪,超越周期,完成一段段航程。
人物名片
周源
知乎创始人、001号员工、董事长兼CEO,先后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获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